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保梗梗赌甑狡趪鴤倪€本付息工作即將開始,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國債兌付量大,兌付品種增多,政策性加強,因此任務更加艱巨。為此,各級財政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本著維護國債信譽,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宗旨,組織好本地區國債兌付工作。為便于部署工作,根據我部“關于下發《1996年到期國債還本付息辦法》的通知”(財國債字[1995]51號),現將財政部門辦理到期國債兌付的若干具體規定通知如下:
一、今年財政部門辦理到期國債的兌付品種及計息方法為:
?。保保梗梗衬晗蛏鐣l行的三年期國債券,于今年3月1日到期,計息期3年,計息本金不變,利息分段計付:1993年3月1日至1993年6月30日,年利率13.96%;1993年7月1日至1996年2月29日,在年利率13.96%的基礎上加人民銀行公布的1996年3月份保值貼補率。計算公式為:
13.96% 保值貼補率
每百元到期本息和=100+100×(-------×36+-----
?。保病 。保?br/> ×32)
注:利息計算到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2.1993年向社會發行的五年期實物國庫券,根據1993年5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告,在1996年3月1日期滿三年后,也可作為1993年三年期國庫券兌付。計息方法與1993年三年期國庫券相同。
?。常保梗梗茨晗蛏鐣l行的二年期國庫券,于今年4月1日到期,計息期2年,年利率13%,不實行保值貼補。計算公式為:
每百元到期本息和=100+100×13%×2
?。矗保梗梗蹦晗騿挝话l行的特種國債,從今年4月15日起陸續到期,持滿五年予以償還,按日兌付,年利率9%。計算公式為:
每百元到期本息和=100+100×9%×5
以上各到期國債,利率均按單利計算。逾期兌付均不加計利息。
?。担郧澳甓鹊狡趹獌段磧兜母黝悋鴤?,仍可繼續辦理兌付手續,計息辦法按原規定辦理,超過最后償還期不加計利息。1992年三年期國庫券的常年兌付業務,要按照財國債字[1995]43號《關于做好填報1992年三年期變造國庫券統計工作的通知》中的有關規定執行,各地財政部門應將指定辦理1992年三年期國庫券常年兌付業務的網點名稱報財政部備案。被指定為辦理該券種常年兌付業務的國債兌付點,在辦理該項業務時,應特別注意對變造國庫券的識別,防止誤兌。除指定網點外,其它銀行、財政、郵政系統的網點及非金融機構不再辦理該券種的兌付業務。
二、1993年三年期和1993年五年期實物國庫券,因實行保值貼補,且保值期限及利息計算較為復雜,給兌付工作增加一定難度,各地應提前做好兌付業務人員的崗前培訓。另外,1993年三年期國庫券和1993年五年期實物國庫券雖然可以同時兌付,但仍是兩個不同的券種,因此在兌付時要嚴格區分,做到券面分類存放,報表中分別統計。
三、1991年特種國債的具體兌付辦法按(94)財國債字第24號及(95)財國債字第19號文件規定辦理。
四、上海、
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全國托管庫所托管的到期國債的兌付,財政部委托省級財政部門負責并落實對其到期國債券面的清點、驗收及券面銷毀工作,并依據實際交接數額向財政部報準確的確認數,在此基礎上,財政部直接對這兩個交易所辦理兌付資金撥付手續,不與本地區兌付資金掛鉤,具體辦法按財國債字(1996)6號文件辦理。
五、為使兌付資金的撥付與財政年度保持一致,除1991年特種國債的兌付期為1996年4月15日起至1996年11月30日止外,今年財政部門辦理到期國債的正常兌付期均從各券種的到期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止。
正常兌付期結束后,各縣級以上城市(含縣級)應設立常年兌付點,辦理到期國債的常年兌付業務。鑒于1993年五年期實物國庫券在三年期滿時未兌取部分將繼續在市場上流通交易,因此,6月30日以后不再辦理該券種的常年兌付業務。
六、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國債兌付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兌付資金必須??顚S?,不得挪用,以保證國債兌付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財政部門應隨時掌握兌付資金的使用情況,合理調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七、為便于財政部掌握兌付進度及兌付資金使用情況,各地財政部門應于3--4月份的兌付高峰期報送兌付旬報,5--6月份報送兌付月報。兌付月(旬)報的格式按(92)財政國債字第31號文件規定辦理(交易所托管庫兌付數不統計在財政部門兌付月、旬報中),各年度到期國債券種均須在表中單設欄目。兌付月(旬)報的報送時間為每月(旬)的第三天。為保證兌付高峰期兌付資金的及時到位,必要時各地可根據本地區的兌付情況向財政部報送日報表。
正常兌付期終了,各級財政部門應在40天(1996年8月10日)內,據實向財政部報送“1993年三年期、五年期實物國庫券和1994年二年期國庫券兌付券面匯總清單”及相對應的兌付報表,江注明截止日期為1996年6月30日。財政部在審核無誤后,下發委托銷毀令,原則上要求上述券面在9月30日前銷毀?!?br/> 1996年11月30日后,各地財政部門應將全年的兌付帳務結清,于1
997年1月10日前,將“還本付息收尾報告表”、“國債兌付匯總清單(不含已下發委托銷毀令部分”報財政部,“還本付息收尾報告表”的內容包括從1995年12月1日起至1996年11月30日止的實際兌付數。1996年11月30日后的常年兌付業務納入下一年度統一結算。
八、根據財政部有關規定,從1996年1月1日起,省會計劃單列城市不再直接對口中央,因此,省會計劃單列城市的上述各類報表應直接報送省財政廳,由省財政廳匯總后報財政部。
九、向個人發行的各類國債券的兌付費為兌付本金的4‰,其中兌付手續費為3‰,兌付勞務費為1‰;特種國債兌付手續費為兌付本金的3‰;財政部委托各地財政部門對上海、深圳交易所托管庫到期國債的審驗、接收及券面銷毀,財政部按券面面額的1.5‰向各省級財政撥付兌付勞務費。
十、各級財政部門在國債兌付中要加強反假防假工作,嚴格把住柜臺審驗關,一旦發現假券,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并及時上報財政部,尤其是如發現批量機制假券時,要及時報告當地公安機關立案處理。有關假券的鑒別工作請與人民銀行各省級分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