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10629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是改變山區、丘陵區、風沙區面貌,治理江河,減少水、旱、風沙災害,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發展農業生產的一項根本措施,是國土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針是:防治并重,治管結合,因地制宜,全面規劃,綜合治理,除害興利。
第三條 全國水土保持工作由水利電力部主管。并成立以水利電力部為主,有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農牧漁業部、林業部參加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協調小組,以加強有關部門之間的聯系,定期研究解決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任務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立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機構。
水土保持工作機構的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水土保持的方針、政策、法令;進行水土保持查勘,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并組織實施;督促檢查有關部門的水土保持工作;組織開展有關水土保持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宣傳工作;管好用好水土保持經費和物資。
各江河流域機構應負責本流域的水土保持查勘、規劃、科學研究工作,協助和推動流域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土保持工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站、農業技術推廣站、林業站、水利站、農機站、土肥站、草原站等都有責任幫助當地社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第四條 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的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計劃,加強領導,統一規劃,組織協調,進行宣傳教育,發動群眾做好這項工作。水利、農業、林業、畜牧、農墾、環保、鐵道、交通、工礦、電力、科學研究等部門,必須密切協作,分工負責,做好與本部門有關的水土保持工作;宣傳、出版部門應有計劃地開展水土保持宣傳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提高干部和群眾對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認識。
第五條 農村社隊和國營農、林、牧場,應在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水土保持整體規劃指導下,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制定具體的水土保持計劃,組織實施。
第六條 防治水土流失,要動員社會力量,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國家在經費、物資方面給予必要的扶持,對重點地區應給予較多的援助。
各級計劃部門,應將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國民經濟年度計劃。國家安排的水土保持經費,應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各級水土保持工作部門和財政部門應加強對經費的管理,注重投資效果。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預防
第七條 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禁止開荒種植農作物。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地形地貌、土壤、耕地和人口密度等情況,規定低于二十五度的禁墾坡度。
第八條 風沙危害嚴重地區,崩山、滑坡危險區,易產生泥石流地區,鐵路、公路、河流、渠道兩側的山坡,水庫淹沒區周圍,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名勝古跡和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區,禁止開荒、挖沙和開山炸石。
第九條 黃土高原地區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和高原溝壑區,禁止開荒。有關省、自治區應根據具體情況規定禁墾的區域。
第十條 嚴禁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和在牧坡牧場開荒。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禁墾坡度以下的坡地上開荒,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并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違者,責令退耕造林種草。
國營農場在禁墾坡度以下的坡地上開荒,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在報批的開荒計劃中必須包括水土保持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應在計劃批準前征求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的意見,批準后由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監督實施。
第十二條 嚴禁濫伐林木破壞水土保持。凡按國家規定采伐森林,在報批的采伐計劃中必須包括采伐跡地更新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應在計劃批準前征求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的意見,批準后由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監督實施。
第十三條 在坡地上整地造林、幼林的中耕除草和油茶、油桐等經濟林木的墾復,必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第十四條 水利、鐵道、交通、工礦、電力等部門,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興建工程和進行生產時,應盡量減少破壞地貌和植被;開采土、石、沙料,可能導致水土流失的,必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廢棄的土、石、沙料和礦渣、尾沙必須妥善處理,不準倒入江河、水庫;工程竣工時,取土場、開挖面等范圍內的裸露土地,由施工單位負責采取植物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保護水土資源。
各部門在報批的工程規劃設計和生產計劃中,必須包括防治水土流失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應在計劃批準前征求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的意見,批準后由水土保持工作部門監督實施。已造成水土流失的,限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所需要的經費,基本建設單位從基本建設投資中列支,生產企業單位從企業更新改造資金或生產發展基金中列支。
第十五條 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縣級人民政府應根據當地情況,組織農村社隊和國營農、林、牧場有計劃地進行封山固沙、育林育草,輪封輪牧,積極發展新炭林和飼草、綠肥植物,改變鏟草皮、挖樹兜、濫樵、濫牧等習慣,保護植被。
第十六條 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縣級人民政府對于農村社隊和國營農、林、牧場等單位以及個人從事的挖種藥材、養柞蠶、培育木耳香菇、燒木炭、燒磚瓦、挖礦、開石等副業生產,必須結合生產規劃和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具體辦法,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防止亂挖亂倒土石和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第三章 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十七條 在山區、丘陵區治理水土流失,應按照當地自然條件,以小流域為單元,實行全面規劃,綜合治理,集中治理,連續治理,植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坡面治理與溝道治理相結合,田間工程與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結合,治理與生產利用相結合,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講求實效。
第十八條 現有的坡耕地,在禁墾坡度以上的,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人少地多的社隊,應在平地和緩坡地積極建設基本農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將坡耕地退耕造林種草;人多地少的社隊,退耕確有困難的,應按照坡度大小,規定期限,修成梯田或者采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現有的坡耕地,在禁墾坡度以下的,應采取等高耕種、等高溝垅種植、草田輪作、修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第十九條 當地人民政府應結合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情況,因地制宜,采取適當形式,組織社隊群眾力量,落實治理水土流失任務。
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大的社隊,需要協作治理的,應貫徹自愿互利、等價交換、合理負擔的原則。治理后的管理任務、收益分配和新增耕地的使用,由參加治理的單位共同商定。原土地所有權不變。
第二十條 為解決治理所需樹草苗木種子,農村社隊和有關單位應積極建立必要的苗圃、種子基地。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因開荒、搞副業、挖礦、筑路、興修水利水電、采伐森林和其他生產建設活動造成水土流失的,應負責治理。當地人民政府有權督促檢查,限期治理。
第二十二條 各地對水土保持設施(包括工程和樹草)必須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管理養護,擴大效益,充分發揮保水保土的作用。
農村社隊應根據水土保持設施的情況,落實管理養護責任;對有些水土保持設施還可制訂管理養護公約,建設必要的管理養護組織。水利、鐵道、交通、工礦等部門和國營農、林、牧場對所屬范圍以內的水土保持設施,應建立管理養護組織或確定專人管理養護。
第二十三條 對于水土保持設施和水土保持試驗場地、儀器設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和破壞。
第二十四條 東北、華北、西北風沙區,在國家統一規劃下,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農村社隊和國營農、林、牧場營造防護林,集中連片種草,防風固沙。其他風沙區,當地人民政府應有計劃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風沙危害。
第二十五條 對沙化、退化的草原和草山草坡,應根據草場的載畜能力有計劃地調整載畜量,輪封輪牧,播種牧草,營造防護林,恢復植被,改良牧場。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應積極發展人工種植飼草,提倡圈養,改變野外放牧習慣,以恢復植被。
第二十六條 在有倒山輪種、刀耕火種習慣的地區,當地人民 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幫助建設基本農田,推行農業科學技術,從各方面創造條件,逐步改變耕作習慣,以利保持水土。
對輪歇的坡地,應及時種植牧草或綠肥植物,以增加地面植被。
第四章 教育與科學研究
第二十七條 教育、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應在有關高等院校設置水土保持專業或課程,水土流失嚴重的省、自治區可設立中等水土保持學校或在水利、農業、林業等中等專業學校設置水土保持專業或課程,大力培養水土保持科學技術人才。中小學的有關課程應有水土保持內容。
第二十八條 中國科學院和水利、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土保持工作部門和流域機構,應對所屬與水土保持有關的科學研究單位加強領導,認真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及時總結推廣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成果。
水土保持科學研究工作必須緊密聯系實際,為防治水土流失和發展生產服務。應在重點研究水土保持應用技術的同時,加強基礎理論和有關社會經濟方面的研究,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學依據。
第五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先進事跡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成績大小,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一)預防水土流失或管理養護水土保持設施成績突出的。
(二)長期堅持治理水土流失,速度快,質量高,保持水土和經濟效益顯著的。
(三)積極改變廣種薄收習慣,保持水土,發展農、林牧業生產有顯著成效的。
(四)對水土保持科學技術有較大發明、創造、革新或其他較大貢獻的。
(五)在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教育、宣傳推廣和管理工作中取得顯著成就的。
(六)堅決同破壞水土保持的行為作斗爭立有功績的。
(七)在基層從事水土保持工作十五年以上,熱愛本職工作,表現突出的。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負責賠償損失。對肇事單位的負責人或肇事人應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第七、八、九、十、十一條規定開荒或在允許開墾的坡地上開荒拒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違反第十二、十三條規定,拒不進行跡地更新或采取防止水土流失措施,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
(三)違反第十四條規定,拒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水土流失災害的。
(四)從事副業生產亂挖亂倒土石或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災害的。
(五)違反第二十三條規定,侵占或破壞水土保持設施、水土保持試驗場地或儀器設備的。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控告。被檢舉、控告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違者依法懲處。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延長本屆人民公社、鎮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的決議
1982-11-1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