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
1.
拆遷部門作出的拆遷決定是否可以由事業單位
強制執行
問:《
貴陽市建設拆遷管理辦法》規定,對拆遷部門裁決不服,逾期不起訴、不執行的,由城管監察大隊(事業單位)強制執行。這一規定是否有法律依據?(
貴州省人大財經委員會,1989年11月2日)
答:規定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關于拆遷問題的裁決由行政主管部門強制執行,或者規定由作為事業單位的城管監察大隊強制執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建議《貴陽市建設拆遷管理辦法》不要作關于拆拆遷部門的裁決由城管監察大隊強制執行的規定。(1990年2月8日)
2.“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括被買賣或非法轉讓的土地
問: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中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括沒收土地本身?(河北省人大財經委員會,1990年3月31日)
答: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中所規定的“沒收非法所得”不能解釋為包含沒收土地。(1990年7月11日)
3.對非法購買農民自留地并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蓋房行為的處罰適用什么法律
問:對非法購買農民自留地并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蓋房行為的處罰,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還是第四十七條的規定?(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1990年3月12日)
答:來函所述案件應當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即:“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沒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并可以對當事人處以罰款”。這條規定的“沒收非法所得”不能解釋為包含沒收土地。對這一案件的非法出賣自留地的農民,我們意見,在給予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的處罰后,可以不收回該自留地使用權;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可以對該自留地的使用權作出處理。(1990年8月2日)
4.對各種鄉(鎮)村建設非法占用土地的是否可都處以罰款
問:可否對各種鄉(鎮)村建設非法占用土地的都處以罰款?(河北省人大財經委員會,1990年10月8日)
答: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責任一章只是對鄉(鎮)村企業非法占用土地的,作了“可以并處罰款”的規定(第四十四條),對村居民、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和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占用土地的,并沒有作給予罰款處罰的規定。建議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對
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的規定作相應的修改。(1990年10月30日)
5.省人大常委會制定土地管理實施辦法是否可以不授予市轄區(包括郊區)審批土地的權限
問:我省制定土地管理實施辦法時,考慮到實施城市統一規劃的需要,沒有授予市轄區(包括郊區)審批土地的權限。是否妥當?(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90年9月26日)
答:省人大常委會考慮到實施城市統一規劃的需要,沒有授予省轄市所轄區審批土地權,我們認為是適宜的。(1990年11月12日)
6.礦產資源法規定賦予市、縣人民政府的行政處罰權,市、縣政府能否再授權給有關主管部門
問:礦產資源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本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市、縣人民政府決定。”現在,有些市、縣政府將礦產資源法賦予的行政處罰權授權給有關主管部門行使。我們認為,法律明確賦予市、縣人民政府的行政處罰權,市、縣人民政府不宜再授權給有關主管部門。(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90年11月13日)
答:同意你委法工委的意見。礦產資源法規定由市、縣人民政府行使的行政處罰權,市、縣人民政府不能再授權給有關主管部門。(1990年12月10日)
7.自治州人大常委會是否有權在實施土地管理法的具體辦法中作出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征用土地權限不一致的變通規定
問:我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實施《
四川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的變通規定,將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用地的權限由國家土地管理法和省的實施辦法規定的耕地3畝以下變通為5畝以下,其他土地10畝以下變通為15畝以下。是否可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1990年12月1日)
答:1986年6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土地管理法(草案)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提出的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五條第四款規定:“省、自治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放寬或者縮小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征用土地的權限。”由于有些常委委員不同意作這一規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關于土地管理法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見的說明中建議將這一規定刪去,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土地管理法未作這一規定。根據上述情況,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以不規定放寬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征用土地權限為宜。(1990年12月19日)
8.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沒收的房屋、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是否包括沒收土地
問: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沒收的房屋、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是否包括沒收土地?沒收的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權歸誰?(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1990年10月20日)
答: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沒收在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均不包括沒收土地。沒收的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的土地的使用權問題,需另行研究。(1991年2月1日)
9.走私案件贓款贓物如何移送
問:中發(90)6號文件規定構成犯罪的案件,贓款贓物要移送人民法院,與關于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規定只移送清單、照片不一致。今后如何辦理?(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1990年5月8日)
答:經與中政委、最高法院商議,中發(90)6號文件“關于維護社會穩定加強政法工作的通知”第四條規定:“今后無論行政執法機關或者政法部門辦理的案件,凡是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都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連同贓款贓物移送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審判。”與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和海關法的規定原則是一致的。至于走私案件中贓款贓物的移送辦法,則仍按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的規定辦理。(1990年6月15日)
10.地方性法規能否規定對違反消防條例的單位進行罰款
問:地方性法規能否規定對違反消防條例的單位進行罰款?(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室,1990年6月4日)
答:消防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公安機關依照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或者由其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火災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或者由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直接責任人員;單位主管人員指使的,同時處罰該主管人員。根據消防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上述規定,違反消防條例,未構成犯罪的,處罰直接責任人員和主管人員,地方性法規不宜再規定對單位處以罰款。(1990年7月23日)
11.公訴案件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委托律師的問題
問:律師受公訴案件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的委托,是被害人的代理人還是被害人近親屬的代理人?被害人死亡,生前未委托代理人的,其近親屬是否可以委托律師擔任代理人?(司法部律師司,1990年4月3日)
答:一、律師受公訴案件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委托參加訴訟,是依法對被害人的訴訟權利進行代理。因此是被害人的代理人。
二、最高法院1988年10月曾答復過
新疆高級法院:被害人死亡,被害人近親屬可以委托律師參加訴訟。我們同意最高法院的意見。(1990年7月25日)
12.地方性法規中能否對某些違
法人員規定收容教育
問:《
廣東省對賣淫嫖娼等七種違法人員實行收容教育的暫行規定》,對賣淫嫖娼、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私種吸食販運毒品、聚眾賭賻等七種違法人員規定了收容教育,涉及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否可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990年5月31日)
答: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措施,應由法律規定,地方性法規不能規定。(1990年8月31日)
13.基層法院能否設立執行庭
問:基層法院能否設立執行庭?(
吉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1990年7月27日)
答: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員”,對是否設立執行機構,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但是名稱最好不要與法院組織法明確規定的審判庭相混淆,執行機構以不稱“庭”為好。(1990年9月26日)
14.已免職的審判員仍以審判員身份審理案件所作的
判決是否具有
法律效力
問:已免職的審判員仍以審判員身份審理案件所作的判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山東省人大法制工作辦公室,1990年8月6日)
答:
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關于審判人員有明確的規定。蓬萊縣人民法院由已免去審判員職務的人擔任審判工作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關于在上述情況下審結的案件如何處理問題,請山東省高級法院請示最高法院決定。(1990年10月15日)
15.村民小組長能否成為報復陷害罪的主體
問:鄉鎮村民小組長能否成為報復陷害罪的主體?(最高
檢察院研究室,1990年9月12日)
答: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的報復陷害罪的犯罪主體只限于國家工作人員。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小組長不屬于刑法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村委會組成人員也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因此,村民小組長不能成為報復陷害罪主體。其打擊陷害他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按照行為的性質定罪。(1990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