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證據及舉證責任】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條文注釋
本條對證據的采信和提供證據的責任作了規定。
勞動爭議仲裁庭仲裁案件,當事人會提供各種證據,以證明己方所陳述事實和理由的正確性,以最大限度地贏得仲裁的滿意結果。當事人在提供證據時,為了達到仲裁申請所提出的請求,有可能提供部分虛假的證據,或是拒不提供對對方有利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仲裁庭面臨著對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是否采納的問題,為保證仲裁過程中所采用證據的真實性,仲裁員就應當對證據進行查證,或要求當事人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據的種類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不管何種證據,都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用人單位按照仲裁庭的要求提供由其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當用人單位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或拒絕提供時,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承擔案件仲裁的不利后果。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6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88-04-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