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行政處罰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給予的制裁措施。行政處罰有以下幾個特征:1.決定并實施處罰的機關是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和受委托的機關或組織);2.行政處罰只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3.行政處罰的承受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4.行政處罰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行為,可以直接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因此對行政處罰要規定較為嚴格的限制條件。 二、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是制定本法的“兩保障”之一。制定行政處罰法以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簡單說就是既保障,又監督。 三、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行政處罰法在于使違法行為人承擔所應負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關于刑事責任,我們已經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以及20多個補充規定;關于民事責任,制定了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對于行政責任,我們已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的制定對完善我國行政法律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四、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是“兩保障”的另一項保障。本法嚴格規定行政處罰的創設權和行使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從法律制度上防范行政機關的侵權行為,以避免有些行政執法人員用手中的處罰權做交易,以權謀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0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