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條 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應當包括: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的目標和措施,草原功能分區和各項建設的總體部署,各項專業規劃等。
【釋義】本條是關于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的主要內容的規定。
一、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的目標和措施。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的目標可分為總體性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根據《全國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規劃》,我國草原保護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計劃用50年的時間基本治理退化草原,使人工草場及改良草場占草原總面積的比例爭取由目前的5%提高到30%,天然草原植被覆蓋度和牧草產量分別提高50%以上,重點草原區的嚴重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恢復,并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和監測體系。有效遏制風沙侵害和水土流失,最終建立起人與資源、環境之間協調統一的良性生態系統。階段性目標是:計劃在今后10年內,分兩步優先治理沙塵暴發源地區和江河源頭地區草原,主要是西部地區范圍內的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區、青藏高寒草原區和南方草山草地區西南片。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措施包括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建設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設節水灌溉配套設施,建立草原自然保護區等。
二、草原功能分區和各項建設的總體部署。我國各類草原由于所處地理區域的不同,草原本身各項自然經濟特點是很不相同的,自然條件、資源特點、社會經濟、生產條件等各方面均有顯著差異,必須通過科學的分區劃片,把全國草地資源劃分成具有不同特點的功能區,每一功能區,各有不同于其他功能區的資源條件、生產發展方向、增產途徑,以及不同的保護、建設與合理利用的具體措施。以草原功能分區為基礎,充分考慮各區的主要特點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制定草原建設的具體方案,是對各項草原建設進行總體部署的重要依據。
三、各項專業規劃。指在總體規劃下,按照不同類型、不同區域、不同草原區的特點,采取重點措施制定的專項的工程建設規劃。如退牧還草、牧草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已墾草原退耕還草、草原鼠蟲病害防治、草原防火、草原執法監理體系建設、西部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建設、全國草原生態監測體系建設等專項規劃均屬于專業規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
2010-04-07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