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條 因水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排污方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水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舉證責任的規定。
所謂舉證責任,是指法律要求訴訟當事人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提出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舉證責任的分配就是指這種證明責任在當事人之間如何配置的問題。一般來說,承擔較重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訴訟中將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因此,舉證責任的分配是否公平會直接關系到對受害人保護目標的實現。如果預置相應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通過確定敗訴風險的承擔者,將有利和不利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進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就可以確保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本條關于在因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由排污方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符合加強對環境污染損害事件中受害人的保護的目的。原因是:其一,加害人的過錯難以證明,由于現代工業生產的復雜性和污染過程的復雜性,環境污染涉及復雜的科學技術問題,受害人很難證明排污方有無過錯。其二,受害人在通常情況下,與排污方相比處于劣勢,僅僅依靠自身力量很難與排污方相對抗,只有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才能得到公平對待。其三,舉證責任倒置,有利于強化污染者的法律責任,促使其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嚴格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
本條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排污方承擔較重的舉證責任,即在因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訴訟中,舉證責任由排污方承擔。這里的排污方,就是造成水污染,致使受害人遭受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人。二是排污方的舉證責任在于,其要證明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如果排污方能夠證明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排污方就可以在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訴訟中勝訴,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排污方不能提供證據或者其證據不成立,就要對水污染環境事件中的受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18修訂)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08-29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