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條 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釋義】
本條是關于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等廢液的規定。
本條中的油類,是指任何類型的油及其煉制品。油類排入水體后形成的油膜,會阻礙水分蒸發,影響水氣交換,減少空氣中氧進入水體的數量,從而降低水體的自凈能力;藻類因油污染,光合作用受阻而致死;油污沾在魚鰓上會引起魚類窒息死亡;石油中所含的多環芳烴,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體產生致癌作用。酸液和堿液進入水體,能使水的pH值發生變化。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會對魚類和其他水生動植物產生影響,可導致魚類等生物的死亡,抑制微生物生長,影響水體的自凈能力。劇毒廢液,主要是指含有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劇毒化學品目錄》的化學品和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并公布的其他危險化學品成分的廢液,如含有氰化物、氟化物、酚類化合物、農藥等廢液。氰化物會導致人和其他生物急性中毒,主要通過消化道吸收后,分解成氰化氫,迅速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造成細胞缺氧而致死。氟化物進入人體后與鈣結合形成氟化鈣,沉積于骨骼組織中,使骨質硬化形成氟骨癥、斑釉齒,抑制酶的活性。酚類化合物能使魚類出現異常味道,難以食用,重者迅速破壞魚鰓,以致魚類腹腔出血死亡。對人類的毒性主要表現在酚類化合物與細胞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低濃度時,使細胞變性;高濃度時,使細胞凝固,引起急性中毒死亡。有機氯農藥能在食物鏈中高度富集,進入人體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并對肝臟和腎臟有明顯的損害。
鑒于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會導致水體環境的破壞,對水體中的生物和人體產生危害,本條明確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對廢棄的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標準或規程進行無害化處置。
除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外,對裝貯過油類或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也不得在水體中清洗。裝貯過油類或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因油類或有毒污染物會附著在車輛和容器上,在水體中清洗會導致油類或有毒污染物直接排入水體,破壞水體環境,對水體中的生物和人體產生危害,因此本條規定,嚴禁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在水體中清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守則
1998-11-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