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水污染防治原則的規定。
?。ㄒ唬┌凑毡緱l的規定,水污染防治首先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1.預防為主的原則,就是將預防放在防治水污染的主要和優先位置,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止水污染的發生。預防為主的原則是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則。水污染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是由環境污染的一系列特點決定的。水污染影響范圍大、影響時間長、影響程度強、致病危害大、污染容易治理難、治理成本高代價大,必須對水污染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才能將污染和損害減至最低的程度。
2.防治結合的原則,是指預防與治理相結合,既要對污染采取事先預防措施,也要對產生的污染積極予以治理。本法既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三同時”、排污申報、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等預防性法律制度,也針對飲用水水源保護以及對工業、城鎮、農業和農村的水污染,船舶水污染等,分別規定了具體的防治措施。對水污染只有按照預防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預防手段和治理措施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3.水污染防治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必須進行綜合治理,包括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水污染。
4.為了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落到實處,本法總結實踐經驗,從我國國情出發,建立了嚴格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其中,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水污染物排污許可制度、水污染物排放申報制度、水環境質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城鎮污水集中處理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等法律制度都是上述原則的具體體現。
?。ǘ┧廴痉乐芜€應當遵循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的原則
1.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明確對飲用水水源予以特別保護,是在1996年第一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時提出的。當時的情況是,水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和水污染由城市向鄉村廣大區域的蔓延,對生活飲用水水源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強化對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已成為事關公眾健康和工農業生產的突出問題,有必要在法律上作出特別規定。1996年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時,確立了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予以特殊保護的制度。2002年修改水法時,對這一制度再次在法律中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水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這次修訂水污染防治法,進一步明確了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原則,并專門設立了“飲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體保護”一章(第五章),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制度作了充實和完善,進一步加強了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用水安全。
2.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20世紀60年代以前,工業“三廢”是造成各國環境污染,包括水污染的最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工業污染一直都是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這次修訂,仍將“嚴格控制工業污染”作為水污染防治的一個重要原則。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生活污水已經逐漸成為水污染的另一重要來源。在有的城市,城鎮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經超過了工業污水,成為排放量最大的污染源,必須加強對城鎮生活污水的防治。因此,本法將“嚴格控制城鎮生活污染”作為水污染防治的一個重要原則。根據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的原則,在本法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中,分別以專節對工業水污染防治和城鎮水污染防治作了具體規定。
3.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農業和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農業面源造成的水污染問題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這次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在水污染防治原則中增加了“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原則,并在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中,以專節對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作了具體規定。
4.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生態治理工程建設是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措施。本法的有關規定具體體現了這一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2007-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通知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