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環境要素。水污染是由于人為活動,使某些物質進入水體,達到一定濃度,從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變,產生危害人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等后果的環境質量惡化現象。水污染已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生產生活,破壞生態環境,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污染就是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水污染的發生,并對已經產生的水污染進行治理。對水污染防治進行立法,將水污染防治活動納入法制的軌道,就是為了規范上述預防和治理水污染的行為,使水污染防治活動有法可依。水污染防治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較早進行立法的領域。我國第一部水污染防治法是1984年5月1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198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對水污染防治法做了修正。實踐證明,水污染防治法實施二十多年以來,其確立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排污收費、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限期治理等基本制度是正確的,有關規定是切實可行的,對防治水污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水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水體污染相當嚴重。據原國家環保總局監測,2005年,全國七大水系的4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有27%的斷面為劣V類水質,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全國約1/2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情況。
2.部分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過高,加劇了水污染的惡化趨勢。據最新《水資源調查評估結果》的數據,淮河開發利用率為53%,遼河開發利用率為66%,海河開發利用率為100%,這些河流枯水期基本沒有生態流量,大大降低了流域水體的自凈能力,加劇了水污染的惡化趨勢。
3.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存在隱患。據國家環保總局最新調查數據,全國113個重點環保城市的222個飲用水地表水水源的平均水質達標率僅為72%,不少地區的水源地呈縮減趨勢,有的城市沒有備用水源,有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用水存在安全問題。
4.水污染事故頻繁發生。我國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行業布局不合理,很多企業建廠早、設備陳舊、管理落后、治污設施不健全,極易造成水污染事故。據原國家環保總局統計,2005年全國共發生環境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693起,占全部環境污染事故總量的49.2%。
5.原水污染防治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責任的規定。
針對上述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對水污染防治法作出進一步的修改、補充和完善。
制定水污染防治法的目的是:
1.防治水污染。為了更好地使水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有序、規范地進行,就必須將水污染防治納入法制的軌道。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直接目的,就是建立符合國情的有針對性的防治水污染的法律制度,依法防治水污染。
2.保護和改善環境。生活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總和。生態環境,是指生物有機體周圍的生存空間的生態條件的總和。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共同構成了我們生存的環境。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賴以生存的條件。保護和改善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水是環境的基本構成要素,水環境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制定水污染防治法,加強水污染防治,其根本目的也是保護和改善環境。
3.保障飲用水安全。飲用水對人類的生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全世界的飲用水現狀都不容樂觀,有超過12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2025年前缺水人口將達到27億。我國總體上屬于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人均占有的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年缺水量達60多億立方米。據對我國118座城市的飲用水調查顯示,64%的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飲用水水源因被污染而引起的水質性缺水,是當今飲用水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帶來的飲用水缺乏和飲用水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飲用水的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和身體健康。本次修訂水污染法,明確將“保障飲用水安全”規定為立法目的,更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要求。
4.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發展的發展。“全面協調”發展,強調的是環境與經濟社會都得到均衡發展,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指導方針。制定水污染防治法,保護和改善水環境,其最終目的也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