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條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留置權實現的有關規定。
●立法背景
實踐中,留置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有可能出現價款超過債權數額或者價款不足以清償債權的情形,當事人對價款超過債權數額部分如何處理,對不足部分,債務人是否繼續清償等問題常常發生爭論。為澄清該問題,解決爭議,擔保法第87條第3款規定,留置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擔保法的規定仍具有現實意義,因此,物權法延續了擔保法的規定。
●條文解讀
根據本法第236條的規定,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債務的,留置權人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根據本法第237條的規定,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后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留置財產。留置財產被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可能出現三種情況:一是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被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剛好滿足留置權人的債權,留置權的債權完全得以實現,債務人的留置權財產也因為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而被處分,不存在剩余價款返還的問題。二者的債權債務關系以及擔保關系完全消滅。二是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被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超過了留置權人的債權數額,超過的部分應當歸債務人所有。如果是留置權人處分留置財產的,留置權人在扣除自己應得部分后,應當將剩余部分返還給債務人,不得占為已有,否則就構成不當得利。如果是人民法院根據本法第237條的規定對留置財產進行拍賣、變賣的,人民法院在扣除留置權人的債權額后,應當將剩余部分及時返還給債務人。=是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被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不足以清償留置權人的債權。由于留置財產不能完全滿足留置權人的債權,所以留置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并不因實現留置權而完全消滅,留囂權人仍可以就留置財產不足以清償的部分要求債務人償還。只不過剩余債權就變成了無擔保物權的普通債權,留置權人也成了普通債權人,留置權人可以普通債權人的身份要求債務人償還剩余債務,債務人拒絕償還的,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相關規定
《擔保法》第87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18修訂)
2018-12-29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的意見
2008-10-27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08-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