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健全國家公證制度,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以保護公共財產,保護公民身份上、財產上的權利和合法利益。
第三條 公證處是國家公證機關。公證處應當通過公證活動,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第二章 公證處的業務
第四條 公證處的業務如下:
(一)證明合同(契約)、委托、遺囑;
(二)證明繼承權;
(三)證明財產贈與、分割;
(四)證明收養關系;
(五)證明親屬關系;
(六)證明身份、學歷、經歷;
(七)證明出生、婚姻狀況、生存、死亡;
(八)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鑒屬實;
(九)證明文件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對于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十一)保全證據;
(十二)保管遺囑或其它文件;
(十三)代當事人起草申請公證的文書;
(十四)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國際慣例辦理其它公證事務。
第三章 公證處的組織和領導
第五條 直轄市、縣(自治縣,下同)、市設立公證處。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批準,市轄區也可設立公證處。
第六條 公證處受司法行政機關領導。
公證處之間沒有隸屬關系。
第七條 公證處設公證員、助理公證員。根據需要,可以設主任、副主任。
主任、副主任由公證員擔任。主任、副主任領導公證處的工作,并且必須執行公證員職務。
主任、副主任、公證員、助理公證員分別由直轄市、縣、市人民政府依照干部管理的有關規定任免。
第八條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公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被任命為公證員:
(一)經見習合格的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生,并從事司法工作、法律教學工作或者法學研究工作一年以上的;
(二)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曾任審判員、檢察員職務的;
(三)在司法行政機關從事司法業務工作兩年以上,或者在其他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五年以上,并具有相當中等法律學校畢業生的法律知識的;
(四)曾任助理公證員職務二年以上的。
第九條 經見習合格的高等、中等法律學校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歷的國家工作人員,可以被任命為助理公證員。
第四章 管 轄
第十條 公證事務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法律行為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處管轄。
第十一條 涉及財產轉移的公證事務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管轄。
第十二條 申請辦理同一公證事務的若干個當事人的戶籍所在地不在一個公證處轄區,或者財產所在地跨幾個公證處轄區時,由當事人協商,可向其中任何一個公證處提出申請。如當事人不能達成協議,由有關公證處從便民出發協商管轄。
第十三條 公證處之間如因管轄權而發生爭議,由其共同上級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第十四條 司法部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有權指定某項公證事務由某一公證處辦理。
第十五條 我國駐外國大使館、領事館可以接受在駐在國的我國公民的要求,辦理公證事務。
第五章 辦理公證的程序
第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公證,應當親自到公證處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如果委托別人代理的,必須提出有代理權的證件。但申請公證證明委托、聲明書、收養子女、遺囑、簽名印鑒的,不得委托別人代理,當事人確有困難時,公證員可到當事人所在地辦理公證事務。
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派代表到公證處。代表人應當提出有代表權的證件。
第十七條 公證員不許辦理本人、配偶或本人、配偶的近親屬申請辦理的公證事務,也不許辦理與本人或配偶有利害關系的公證事務。
當事人有申請公證員回避的權利。
第十八條 公證員必須審查當事人的身份和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能力;審查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實和文書以及有關文件是否真實、合法。
第十九條 公證處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明,認為不完備或有疑義時,有權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件和材料。有關單位、個人有義務給予協助。
第二十條 公證員應當按照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制作公證文書。
第二十一條 公證文書辦理完畢后,應留存一份附卷。根據當事人的需要,制作若干份副本連同正本發給當事人。
第二十二條 公證處辦理公證事務,應當按規定收費。公證費收費辦法由司法部另行制訂。
第二十三條 公證人員對本公證處所辦理的公證事務,應當保守秘密。
第二十四條 依照第四條第十款規定,經過公證處證明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按文書規定履行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十五條 公證處對不真實、不合法的事實與文書應拒絕公證。公證處拒絕當事人申請辦理公證時,應當向當事人用口頭或者書面說明拒絕的理由,并且說明對拒絕不服的申訴程序。
當事人對公證處的拒絕不服或者認為公證員處理不當,可以向公證處所在地的市、縣司法行政機關或者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申訴,由受理機關作出決定。
第二十六條 公證處或者它的同級司法行政機關、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如發現已經發出的公證文書有不當或者錯誤,應當撤銷。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辦理的公證文書如系發往國外使用的,除按本章程規定的程序辦理外,還應送外交部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外事辦公室和有關國家駐我國大使館、領事館認證。但文書使用國另有規定或者雙方協議免除領事認證的除外。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適用于在中國居住的外國公民。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由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11修訂)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
2010-04-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1988-06-2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土地調查條例
2008-02-07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
2007-11-17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車輛管理的通知
200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