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同意,現將農牧漁業部《關于改進大中城市農牧漁業工作的報告》轉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情況參照執行。
大中城市的副食品生產和供應工作,牽涉面廣,需要由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有關生產 、流通以及財經等部門密切配合 ,通力協作,才能辦好。請各大中城市認真抓好這件事,不斷總結新經驗,探索適合當地情況、促進城鄉經濟繁榮的道路。
農牧漁業部關于改進大中城市農牧漁業工作的報告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六日)
最近,我部召開了大中城市農牧漁業工作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大中城市農牧漁業發展的方針、規劃和措施,交流了農畜水產品放開搞活、促進生產、改善供應的經驗。現報告如下:
一、大中城市農牧漁業生產、消費的現狀和問題
近幾年,隨著農牧漁業生產的發展,大中城市農畜水產品的消費狀況有所好轉。據對四十五個大中城市的統計,一九八四年城區人口共有五千五百五十三萬人。每人平均消費豬牛羊肉六十六點七斤,牛羊奶十九點三斤,禽類二點三只,蛋類十六點四斤,水產品二十一點七斤。廣州市每人平均消費肉、禽、蛋、水產品近二百斤,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
大中城市農畜水產品生產、供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數量不足,品種少、質量差,加工產品很少,流通渠道不暢。
目前,隨著城鄉人民收入增加,社會購買力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對農畜水產品需求的數量增加,對品種、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供需矛盾突出。農牧漁業部門對于盡快把肉、奶、禽、蛋、魚、菜、果、花“八個字”的生產搞上去,滿足城市的消費需要,應該有強烈的緊迫感、責任感。
二、大中城市農牧漁業發展方針、規劃和措施
大中城市農牧漁業發展的方針是:服務城市,富裕農民,活躍市場,方便群眾。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講求效益的原則,發展以優質鮮活農副產品為主的商品生產,改善城市副食品的供應。城市在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做到工農結合,城鄉互助,協調發展,共同富裕,建立新型的城鄉關系。
初步規劃的目標是:四十五個大中城市(缺拉薩)到一九九0年副食品人均消費水平達到: 肉八十斤,奶三十斤,禽四只,蛋二十五斤,水產品三十八斤,水果四十斤, 蔬菜三百六十五斤,花卉產值三十元。由于各個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消費結構差別也大,各個城市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訂出具體的規劃目標。
實現上述規劃以后,大中城市的肉、奶、禽、蛋、魚、蔬菜、瓜果、花卉等生產和供應將得到改善,城市人民的食物構成會發生初步變化。
制訂規劃的指導思想應是:(1)堅持實事求是,既要考慮消費的需要,又必須考慮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基金增長的可能,使生產發展與消費需求相適應;(2)在發揮本地區優勢的原則下,組織地區間的協作,擴大商品交流,不強調樣樣自給;(3)發展生產要國營、集體、個體一齊上,以集體和專業戶為主,國營企業主要為集體和專業戶提供服務;(4)生產建設的資金,以集體(包括聯合體)和個人籌集為主,地方和國家適當扶持,善于利用銀行貸款和外資。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根據各地提供的經驗,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形成以服務城市為目標,近、中、遠相結合和配套的環狀生產布局。為促進畜牧、水產業的發展,在調整種植業生產布局時,要保證必要的飼料、飼草面積。
(二)建設肉、奶、禽、蛋、魚、菜、果、花商品生產基地,注意發展名、優、特、新產品。建設一批生產、加工、貯運、銷售、服務配套的系列化商品基地。要加強橫向經濟聯系 ,發展城鄉之間 、地區之間和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協作與聯營。充分發揮國營農(牧、漁)工商聯合企業的骨干作用。城市還可與產區掛鉤,采取牛羊易地育肥的辦法,為市場提供鮮肉。
(三)扶持農民發展家庭經營。尤其要重視發展養殖專業戶、聯合體和專業村。農牧漁業部門要加強指導,幫助他們實行集約化經營,選擇最佳規模,實行科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四)大力發展農畜水產品的貯藏、保鮮和加工業,提高產品質量,改進包裝裝璜。肉類要逐步采取按部位分割包裝的方法銷售;奶類要發展多品種、多檔次的奶制品;水產品要增加鮮活品、冷凍小包裝和熟食制品。發展畜產品、水產品的綜合利用。
(五)建設好畜、禽、魚、蝦、果、菜、花等良種繁育基地,合理布局,形成種類齊全的良種繁育體系 .健全防疫 、檢疫機構,嚴格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家禽家畜防疫條例》(國發[1985]25號),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發展家畜防疫保險事業。
(六)積極發展飼料工業。抓住糧食較多的大好時機,充分利用餅粕等蛋白質資源,使飼料加工業與養殖業同步發展 .用好國家扶持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平價飼料糧 ,優先保證種畜、種禽、種魚場的需要。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多方面集資,多形式辦廠,多渠道經營,發展質優價廉的配合飼料。配合飼料工廠,應大中小結合,以中小型為主,由集體或農民聯辦為主。國家側重興辦或與地方聯辦技術要求高、投資大的合成氨基酸廠、添加劑原料工廠、預混飼料廠和濃縮飼料廠。興辦飼料加工廠所需的原料、材料,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健全飼料監測機構,加強飼料質量管理工作。
(七)積極發展農畜水產品的加工、冷藏、保鮮、貯運機械和飼養、飼料加工設備,加快枝術改造的步伐。對蔬菜、果樹、花卉的栽培、收獲、加工、保鮮、貯運等機械,也要加緊研制、推廣。
(八)提倡城市農牧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積極參與生產基地建設或與骨干企業聯合組成“料研——生產聯合體”,為大中城市的農牧漁業的生產建設服務。
(九)有計劃地從國外引進資金、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質量,改進包裝,提高生產水平。
經濟特區、開放城市、開放地區,要按照貿—工—農的要求,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十)加強對土地的管理。 隨著城鄉建設事業的發展,占用城市郊區土地和水面越來越多。要堅決執行國家有關土地管理的規定,制止亂占濫用耕地和養魚水面。
三、加強對大中城市農牧漁業工作的領導
大中城市和經濟特區、開放城市、開放地區,都是商品經濟最活躍的地區,這兩類地區的農業可以說是農村商品經濟的兩個“龍頭”,分別帶動和促進當地農村或全國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應該從全國農村商品經濟和城鄉經濟發展的全局出發,把大中城市和開放地區的農牧漁業放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近兩年來,廣州、武漢、石家莊、南昌、沈陽等城市改革肉、菜、魚、禽、蛋的產銷體制,逐步放開經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們的主要經驗是:按照市場需要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建設系列化配套的商品基地 ;調動國營、集體、個人三方面的積極性,協調發展;改革產銷體制,農民和農業企業直接進入流通領域;有計劃、有步驟地放開,做好調劑余缺和平抑物價工作。他們的經驗,可供其他城市借鑒。
各大中城市農牧漁業部門應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 ,同有關部門通力協作 ,密切配合,制訂本地的實施方案,加強指導,提供信息,搞好服務,注意解決貫徹執行中的新問題。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參照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