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發〔1997〕188號)
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分公司,中國保險管理干部學院,集團公司各附屬機構:
現將《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經濟處罰暫行規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工作暫行規定》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工作報告制度》印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并將執行當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集團公司稽核部反映。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九日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經濟處罰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財政、金融法規及政策的嚴肅性,保障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保集團)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促進廉政建設,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督,維護公司合法權益,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中保集團所屬各專業子公司及分支機構,各級公司所辦經濟實體。
第三條 對于違反國家財政、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及中保集團各項規章制度的有關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下列經濟處罰:
(一)罰款。
(二)賠償經濟損失。
以上金額不得由單位代繳。
第四條 經濟損失處罰比例劃分:
(一)主要責任人承擔經濟損失金額應予賠償部分的70%;
(二)次要責任人員承擔經濟損失金額應予賠償部分的30%。
第五條 未按中保集團有關業務操作規程進行承保造成經濟損失的下列行為,視事實和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員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保險法》超過業務規定范圍承保業務的;
(二)未嚴格執行條款進行承保造成經濟損失的;
(三)擅自擴大承保權限的;
(四)承保前不驗標的導致承保質量低劣的;
(五)因收受回扣或其他形式的好處費而忽視承保質量的;
(六)其他違反業務操作規程的行為。
第六條 對于未按業務操作規程進行理賠造成經濟損失的下列行為,視事實和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員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嚴格履行查勘定損
手續而導致錯賠、誤賠的;
(二)擅自擴
大理賠權限的;
(三)制造假賠案,以賠謀私的;
(四)搞人情賠付的;
(五)未及時查勘定損導致經濟損失擴大的;
(六)其他違反業務操作規程的行為。
第七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以及違反中保集團有關規定進行資金運用的下列行為,除責令其限期糾正外,對責任人員視事實和情節輕重給予2000-7000元不等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按損失金額的1%-10%比例進行賠償:
(一)凡未經批準擅自擴大指令性投、貸規模的;
(二)以拆借或其他名義給非金融機構融資和貸款的;
(三)違反同業拆借規定的;
(四)不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政策的;
(五)違規為他人或企業擔保的;
(六)越權進行資金運用的;
(七)其他違規運用資金的行為。
第八條 對于違反《會計法》,違反金融保險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及其他有關規定的下列行為,除限期糾正外,對有關責任人員區別情節輕重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忽視會計基礎工作,如帳目不清,不按規定設置帳簿,以表代帳,偽造原始憑證,造成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的;
(二)違規列支成本的;
(三)采取各種虛假手段以完成經營目標責任制,弄虛作假,騙取榮譽的;
(四)搞資金體外循環及私設帳外帳的;
(五)因財務工作過失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
(六)明知違反國家財政和財務制度的重要會計事項,會計人員予以辦理的;
(七)會計工作混亂,財務工作不實,不全面的;
(八)違反會計人員任免規定,隨意撤換或打擊報復堅持原則、忠于職守的會計人員的;
(九)利用職權挪用公款的;
(十)越權審批財務開支的;
(十一)越權審批基建項目和超計劃規模搞固定資產購建的;
(十二)其他違反財務會計制度和有關法規的行為;
(十三)財會部門擅自易地存款搞
委托貸款的;
(十四)為取得高額利差將公司資金違規存入非銀行金融單位的。
第九條 由于忽視管理導致內控制度不健全使重要經營環節失控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對單位主要負責人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從重處罰:
(一)抗拒稽核檢查的;
(二)明知故犯的;
(三)違章不糾、屢查屢犯的;
(四)毀滅
證據的;
(五)拒不糾正錯誤的;
(六)領導人員指使他人違反財政、金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
(七)嫁禍于人,打擊報復的;
(八)制造假賠案騙取賠款,以賠謀私的;
(九)會計人員嚴重違反會計法規和財經紀律的。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從輕處罰或免于處罰:
(一)稽核部門檢查后認真檢查錯誤并及時糾正的;
(二)情節輕微的;
(三)自己主動查出并及時糾正的;
(四)本人抵制無效,被迫執行而能向上級部門反映的。
第十二條 處罰決定由上級公司稽核、監察及其他職能部門根據查實的違紀、違規事實提出處罰意見,報公司領導審批后下發執行。
第十三條 集團公司依據違紀違規事實可對本機關部門(含部門)以下工作人員,經濟實體工作人員,專業子公司機關部門(含部門)以下工作人員,以及分支機構工作人員實施處罰;產、壽險總公司依據違紀違規事實可對本機關部門(含部門)以下工作人員以及分支機構工作人員實施處罰;省級分公司依據違紀違規事實可對所屬地(市)、縣級公司工作人員實施處罰;地(市)級公司依據違紀違規事實可對縣級公司工作人員實施處罰。
第十四條 處罰通知書發至被處罰人所在公司,由財會部門在工資中扣繳。罰款或賠款損失金額較大,可分期扣繳。罰款最高不超過7000元,賠償經濟損失最高不超過50000元。
第十五條 被處罰人員所在公司,應在接到處罰通知書后30日內將執行情況報告上級公司。
第十六條 對處罰決定不服人員可在收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15日內,向決定處罰的上一級公司申請復查;上一級公司的有關部門(實施檢查的部門的上級機構)在接到申請后30日內進行復查。復查期間,處罰決定照常執行。
第十七條 如有知情不報或徇私舞弊替他人掩蓋錯誤事實的,經查實要給予同等處罰。
第十八條 本規定未盡事宜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十九條 本規定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工作暫行規定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的稽核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
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結合中保集團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中保集團依法實行內部稽核制度,是為了維護國家財經法紀,增強自我約束機制,促進廉政建設,維護單位合法權益,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第三條 稽核工作實行總經理領導下的總稽核負責制,并接受國家審計機關、中國人民銀行稽核部門和上級公司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
第四條 稽核部門對一級
法人負責,獨立行使稽核監督權,不受其他部門和個人的干涉。
第五條 稽核部門和稽核人員辦理稽核事項,應當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職守。
第六條 被稽核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接受稽核檢查,并如實提供資料,匯報情況。
稽核機構和人員
第七條 中保集團設稽核部;產、壽險總公司設稽核監察部;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分公司設稽核處;轄屬機構多或業務量大的地(市)級公司設稽核科,不設稽核科的地(市)級公司設稽核監察科與監察合署辦公。
第八條 稽核人員的配備按照上級公司批準的編制數額配備。
第九條 各級稽核機構應當配備政治思想素質好,具有與從事稽核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稽核人員。
具備條件如下:
(一)必須具有財會(審計)或經濟專業中專以上學歷;
(二)中專學歷的,需從事過會計或保險業務工作五年以上;
(三)大專以上學歷的,可直接從事稽核工作。
第十條 各級公司稽核部門負責人(包括正職和副職)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任免,并事先征求上級公司稽核部門意見。
處級以上稽核干部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并有從事會計、審計工作三年以上的經歷。
第十一條 稽核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考評和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稽核人員辦理稽核事項,與被稽核單位或稽核事項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三條 稽核人員按照規定履行職責,受有關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稽核人員執行任務,不得對稽核人員進行打擊報復。
第十四條 稽核人員負有保守國家機密和被稽核單位商業秘密的義務和責任。
總稽核
第十五條 集團公司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分公司設總稽核(同級副職),有條件的地(市)級公司也可設總稽核,總稽核的任免程序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 總稽核分管稽核工作,協助總經理管理本公司及轄屬公司的稽核工作。
第十七條 總稽核必須具有高級會(審)計專業技術職務。
第十八條 總稽核的職責為:
(一)負責組織完成上級公司部署的稽核任務;
(二)提出公司不同時期稽核工作方向、任務和重點;
(三)負責審核稽核工作年度計劃和審批實施方案;
(四)審批和審核稽核報告、稽核意見及決定;
(五)參與公司重大經營決策及公司管理辦法的制訂;
(六)協調公司稽核部門與業務部門的關系。
第十九條 參加公司經理辦公會、司務會及與業務、財務有關的專題會。
第二十條 對公司、財務活動的合法、合規性及其效益進行監督。
稽核機構的職責
第二十一條 稽核部門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金融方針、政策,公司的規章、制度對本系統的下列事項進行稽核監督:
(一)國家財經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二)財務收支計劃的執行和會計決算情況;
(三)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情況;
(四)保險業務及其相關經濟活動的管理和經濟效益情況;
(五)資產質量及風險管理情況;
(六)資金、財產的安全管理與保值、增值情況;
(七)基本建設項目(包括大修理)預(概)算、決算情況;
(八)各類經濟合同、協議的合法及履行情況;
(九)公司附屬企業、海外機構的經營管理情況;
(十)公司及部門經理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十一)其他需要稽核事項。
第二十二條 稽核部門負責擬定稽核工作計劃。
第二十三條 稽核部門向總經理室匯報本單位制定的各項制度和規定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或意見。
第二十四條 稽核部門向總經理室報告當地審計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稽核部門對公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第二十五條 稽核部門應定期向上級稽核部門如實報告工作,重大問題要隨時上報。
稽核機構的權限
第二十六條 內部稽核機構行使以下職權:
(一)各公司的有關職能部門應及時向本公司稽核機構提供或抄送有關的文件、制度、規定、業務條款、實物手續及實施辦法、財務收支計劃、報表、決算;
(二)根據稽核任務要求,有權要求被稽核單位報送與本稽核事項有關的資料。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拖延、謊報;
(三)有權檢查被稽核單位的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各類業務單證、重要經濟合同,查閱有關的文件資料;有權檢查庫存現金、有價證券、重要空白單證的保存及管理情況;
(四)稽核部門有權參加本單位和被稽核單位的有關會議;
(五)實施稽核時,有權就稽核事項的有關問題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并取得證明材料。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協助、如實反映情況并提供證明材料;
(六)對嚴重違反財經法規和造成嚴重損失浪費的直接責任人員,提出處理的建議,并按有關規定,向派審公司經理和上級內部稽核機構報告;
(七)對阻撓、妨礙稽核工作以及拒絕提供有關資料的,經派出公司領導人批準,可以采取必要的臨時措施,并提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建議,以確保稽核檢查順利進行;
(八)對正在進行的嚴重違反財經法規、嚴重損失浪費的行為,經部門或單位負責人同意,作出臨時制止決定;
(九)提出改進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議和糾正、處理處罰違反財經法規行為的意見和建議;
(十)內部稽核機構負責所屬單位的內部稽核工作,向轄屬單位的內部稽核部門部署稽核任務,并檢查稽核項目完成情況。
稽核程序
第二十七條 稽核工作的主要程序:
(一)根據上級公司部署和本部門、本單位具體情況,擬訂稽核項目計劃,報經本部門、本單位領導人批準后實施;
(二)根據稽核事項組成稽核小組,并在實施稽核三日前,向被稽核單位送達稽核通知書(臨時性專項稽核除外)。被稽核單位應當配合稽核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三)稽核人員通過審查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各類業務單證、重要經濟合同,查閱有關的文件、資料,檢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等方式進行稽核;
(四)對稽核中發現的問題,可隨時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提出改進的建議。稽核終結,提出稽核報告,征求被稽核單位意見(審計調查除外),報送本單位領導審批。經批準的稽核意見書或稽核決定送達被稽核單位,同時抄送上級主管部門,被稽核單位必須執行;
(五)被稽核單位對稽核意見書和稽核決定如有異議,可以向內部稽核機構所在單位負責人提出,該負責人應當及時按照規定處理。但是,在未做出新的稽核決定之前,稽核決定不得停止執行;
(六)對重要項目進行后續稽核,檢查采納稽核意見和執行稽核決定的情況。
第二十八條 稽核部門根據不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按照上審下的原則,下查一級,特殊情況下,有本公司總經理室的授權下或受上級稽核部門委托,也可對本級進行稽核。
第二十九條 各級稽核部門應當建立稽核檔案,按照規定進行管理。
稽核獎懲
第三十條 稽核部門對查出的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及內部規章制度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有關規定處理、處罰。
第三十一條 稽核部門在工作中發現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好、遵紀守法、經濟效益顯著的單位,可以向本單位負責人提出給予獎勵的建議。
第三十二條 稽核人員在工作中發現重大經濟問題或挽回經濟損失成績顯著的,應當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三十三條 公司系統內部稽核機構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根據情節輕重,向本單位或者有關機關提出給予行政處分的建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拒絕提供有關文件、憑證、帳簿、報表、證明材料和有關業務單證的;
(二)阻撓稽核人員行使職權,拒絕、破壞監督檢查的;
(三)弄虛作假,隱瞞事實,涂改憑證和帳簿的;
(四)打擊報復稽核人員或者提供線索的人。
第三十四條 稽核人員違反本規定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則
第三十五條 本規定未盡事宜,參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各專業子公司、附屬企業,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各計劃單列市分公司可根據本規定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部備案。
第三十七條 本制度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制度自發文之日起實行。1991年7月23日頒布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稽核審計工作規定》同時廢止。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工作報告制度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稽核監督工作的管理,及時、準確地反映稽核監督工作的情況,根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工作暫行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各級公司的稽核機構要向本公司總經理、總稽核和上級主管部門及時、全面、準確地報告工作。報告的內容、要求和時限如下:
一、年度工作計劃。主要包括本年度計劃開展的稽核項目和具體實施的意見、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和基礎建設的目標與措施,以及其他事項。年度計劃要求每年3月底前一式3份報出。
二、半年工作總結。主要包括本年度稽核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稽核當中發現公司內控制度建設和執行當中存在的問題;對下半年工作計劃的補充、修訂意見等。半年工作總結要求7月10日前一式3份報出。
三、年度工作總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金融、保險法規和公司內控制度執行當中存在的問題;本年度稽核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稽核當中發現的重要問題以及處理意見和糾正情況;稽核隊伍建設和內部管理情況;稽核工作的主要成績、體會和經驗;對加強稽核監督的意見和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建議與措施;對下一年度工作的設想。年度工作總結要求在當年12月10日前一式3份報出。
四、稽核項目的綜合報告。報告要寫明稽核的基本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處理意見和建議;對被稽核對象所作的評價;對進行后續稽核的,要注意問題的解決情況及改進后的成果。
五、各級稽核機構在稽核中發現的重大問題、重要
案例,要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六、稽核工作的重要信息可用簡報、報告等形式隨時上報。
第三條 中保集團直接下達的項目,要按項目的要求及時上報。
第四條 各級稽核機構要做好稽核情況的統計工作。
一、統計的內容
(一)對稽核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果進行統計;
(二)對稽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
(三)對稽核隊伍的建設情況進行統計;
(四)為上級部門和有關單位提供統計資料。
二、方法與要求
(一)全系統的稽核工作情況統計由中保集團稽核部制表、下發并提出具體要求,作出說明;
(二)全系統的稽核工作情況統計由中保集團稽核部匯總分析報送審計署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
(三)各專業子公司稽核機構,負責轄內稽核工作情況的統計、分析并匯總上報集團公司稽核部;
(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分公司的年度工作計劃、半年工作總結、年度工作總結的上報,要在報上級公司時抄報集團公司稽核部。
(五)報表要做到數字真實準確、字跡清晰、規范完整、上報及時。特殊情況要有文字說明。
第五條 各級公司的稽核機構要按當地審計機關和人民銀行稽核部門的要求報送稽核工作的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六條 本報告制度所要求上報的各種計劃、總結、報告、報表等材料,由各級公司的稽核機構逐級上報。各級公司稽核機構可根據本制度和當地實際情況擬定補充性制度或實施細則。
第七條 各級公司稽核機構要做好稽核資料的積累、整理、分析工作,建立相應的臺帳,以確保本報告制度的貫徹落實。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應列入當年稽核工作的考核評比范圍。
第八條 本報告制度適用于中保集團所屬經濟實體,各專業子公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計劃單列市分公司的稽核機構。
第九條 本報告制度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稽核部組織實施,并負責解釋和修訂,自文到之日起執行。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稽核審計工作報告制度》同時廢止。
附:1、填表說明(略)
2、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內部稽核情況統計表(季報、年報)(表一)(略)
3、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被審單位違規違紀情況統計表(年報)(表二)(略)
4、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內部稽核工作情況統計表(年報)(表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