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貴陽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已經2011年8月15日市人民政府市長辦公會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貴陽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我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18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黔府辦發[2011]76號),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堅持的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從城鎮居民實際情況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個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政府主導和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城鎮居民普遍參保。
第三條 具有貴陽市城鎮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第四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執行全市統一的制度、政策及業務流程,基金實行市級管理,縣級經辦。
第五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推行。市人民政府負責全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協調、指導和推進;區(市、縣)人民政府應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列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負責本地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組織實施,實行年度目標考核;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負責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參保工作。
第六條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是全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區(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七條 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全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業務協調和指導工作;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個人賬戶、基金的統籌管理及養老保險待遇核發工作。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根據授權辦理轄區內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登記,負責養老保險費收繳和參保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申領及發放等工作。
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所需工作經費納入市、區(市、縣)兩級財政預算。財政部門應根據工作需要,合理核定和安排專項工作經費,不得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中開支。
第九條 財政、編制、發展改革、公安、統計、審計、民政、人口計生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
第二章 養老保險費的籌集
第十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其他補貼構成。
第十一條 個人繳費。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600元12個檔次。參保人員在一個繳費年度內自主選擇檔次繳費,一次性繳納,多繳多得。繳費標準根據國家、省的政策和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
第十二條 政府補貼。從啟動之日起,政府對每年按時繳費的參保人員,按照每人每年30元標準給予補貼,記入個人賬戶。列入國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區(市、縣),由省、市和區(市、縣)級財政各承擔10元,未列入國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區(市、縣),由市級財政承擔20元,區(市、縣)級財政承擔10元。參保人員中斷繳費的,可以跨年度補繳,但政府不予補貼。
城鎮重度殘疾人的養老保險費由區(市、縣)政府按照個人最低繳費標準為其全額或部分代繳。其中,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重度殘疾人,全額代繳;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重度殘疾人,按50%代繳,剩余部分個人繳納。城鎮重度殘疾人的界定,原則上以持有的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為依據。
第十三條 其他補貼。鼓勵社區(居委會)、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員繳費提供資助。
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其他資助資金不得超過第十一條規定的最高繳費標準。
第三章 個人賬戶管理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號碼,為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個人賬戶,核發《貴陽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手冊》,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檔案。
第十五條 個人繳費及社區(居委會)、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員繳費的資助及政府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
第十六條 個人賬戶儲存額記賬利率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算,年內發生利率調整的,按就高原則確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每年對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結息一次。
第十七條 參保人員中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繳費時,中斷前后的繳費年限可累計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連續計息。
第十八條 參保人員有權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其個人賬戶的有關情況,經辦機構應當及時提供相應的服務。
第四章 養老保險待遇及發放
第十九條 本辦法實施后,參保人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參保人員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一)基礎養老金。根據國家和省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累計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全市統一為每人每月105元;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時基礎養老金在上述基礎上每月增發3元。基礎養老金由財政全額承擔。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本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第二十條 本辦法實施時,已年滿45周歲以上的參保人員,可按照下列辦法之一,參保繳費并享受相應待遇:
(一)已年滿60周歲的城鎮戶籍老年人、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享受國家規定的基礎養老金,即每人每月55元。若本人自愿,也可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補繳后養老金待遇按照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執行,并從補繳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二)已年滿45周歲、未滿60周歲的,應按年繳費,年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養老金,但繳費年限每相差1年,基礎養老金在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105元基礎上減發3元。若本人自愿,也可以一次性補繳滿15年,補繳后養老金待遇按照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執行。
(三)符合補繳條件的人員,補繳標準為:按本辦法規定的繳費檔次自主選擇,一次性補繳,多繳多得。一次性補繳的,政府不給予補貼。
第二十一條 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水平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適時調整。
第二十二條 參保人員達到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可由個人或個人委托相關人向所在地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申請辦理領取養老金相關手續,經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初審后,由本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批并核發《貴陽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領取證》,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第二十三條 參保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期間死亡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發放養老金,同時發放一次性喪葬補助費500元,并將個人賬戶中除政府補貼外的資金余額,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政府補貼余額用于支付其他參保人的待遇。
參保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期間失蹤超過6個月的,從第7個月起停止發放其養老金。經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將個人賬戶中除政府補貼外的資金余額,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二十四條 市和區(市、縣)財政根據每年享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人數和支出金額,確定補助資金,按年足額劃撥到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
市、區(市、縣)財政補助資金承擔的比例是:云巖區、南明區、花溪區、烏當區、白云區、小河區、金陽新區由區本級全額承擔;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由市、縣(市)各承擔50%。
列入國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區(市、縣),扣除中央補助的基礎養老金后,剩余部分的財政補助,市和區(市、縣)承擔比例按上述比例分擔。
第二十五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就近、安全的原則對養老保險待遇實行社會化發放,并組織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開展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的資格認證工作,每年在社區(居委會)范圍內對轄區內參保人員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應當參加資格認證。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死亡,其直系親屬或直系親屬的委托人應在其死亡之日起30日內到所屬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辦理相關手續。
第五章 基金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六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執行。開設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收入、支出和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
第二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預決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風險,確保基金安全。
第二十八條 市及區(市、縣)財政部門應按規定編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財政補助年度預算,并及時將資金劃撥到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確保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第二十九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只能用于按時支付參保人員的養老金和一次性喪葬補助金,不得提前支取或擠占挪用。
第三十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只能存入銀行或認購國債,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切實加強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其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由主管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三條 偽造證件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騙取或冒領、多領養老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追回,并由相關部門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四條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及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陽市城鎮老年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試行)〉的通知》(筑府發[2009]83號)同時停止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503201711409460
廣西劍化犁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業處理借貸糾紛、離婚訴訟、人身侵權糾紛,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