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號
現公布《
紅河州〈實施
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細則(試行)》,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紅河州實施《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保護國家和云南省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享有依法取得政府補償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67號)等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國家和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指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和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以下簡稱野生動物)。
第三條 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方針,公開辦事程序和補償原則方案,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經費的分配使用和資金兌現情況應進行公示,建立與完善補償工作的監督機制和監測網絡。
第二章 補償的范圍
第四條 在本州行政區域內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依照本細則取得政府補償的權利;造成人身傷害的,有得到政府醫療救治的權利:
(一)對正常生活和從事正常生產活動的人員造成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二)對在依法劃定的生產經營范圍內種植的農作物和經濟林木造成較大損毀的;
(三)對居住在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員在劃定的生產經營范圍內放牧的牲畜,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外有專人放牧的牲畜以及圈養、歸圈的牲畜造成較重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經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認定,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不承擔補償責任和醫療救治的責任:
(一)對進行狩獵活動或者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造成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二)對主動攻擊和故意傷害野生動物的人員造成傷害或者死亡的;
(三)對圍觀或者挑逗野生動物的人員造成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對在依法劃定的生產經營范圍以外種植的農作物和經濟林木造成損毀的;
(五)對野養、散放或者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區內放牧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禁牧區域放牧的牲畜造成傷害或者死亡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 馴養繁殖、運輸野生動物的單位或者個人,因管理不善致使野生動物逃逸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由馴養繁殖、運輸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承擔
民事責任。
第三章 肇事補償申報、調查與評估
第七條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屬本細則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受害人要求取得政府補償的,應當保護現場,并在受損害之日起7日內向當地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遞交補償
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時間。
補償申請人遞交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接受申請的機構記入筆錄。
第八條 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接到申請后,應當及時對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調查核實人員不得少于兩人。
調查核實人員應當與當地村社干部和群眾代表組成調查組。調查核實工作必須客觀、公正、準確,并在1個月內完成。受害人及其親屬應當協助調查并提供證據。并如實填寫《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調查登記表》(以下簡稱調查登記表)。
調查登記表由省、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第九條 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調查核實工作完成后,應當將調查登記表報送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并符合本細則第四條規定范圍的,應當予以確認;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進行復查或者發回重新調查;對不符合規定范圍的,不予確認。
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認為情況復雜、損害嚴重的,應當報送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復核;認為情況特別復雜、損害特別嚴重的,應當報送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復核。
第四章 肇事
補償金的標準
第十條 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確認有本細則第四條規定的造成人身損害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補償,補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誤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補償金按照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
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及一次性殘疾補償金,殘疾補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8倍;
(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補償金、喪葬費,總額為所在縣(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8倍。
第十一條 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確認有本細則第四條規定的造成財產損害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補償,補償金按照當年的政府補償費用與實際損害總額的比例計算,由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年年底前確定具體的補償金數額,并及時給付受害人。受害人生活確有困難的,經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預支部分補償金,年終結算。
第十二條 屬于補償對象和范圍的,要及時客觀地對損失進行評估,經張榜公示無異議后,填寫《調查登記表》。要嚴格掌握補償對象和標準,禁止擴大補償范圍。
第十三條 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經費不搞平均分配,堅持“重點問題重點解決,重大案件重點補償”的原則。對造成人身傷亡、農作物大面積絕收重大損失的,優先給予補償,適當傾斜照顧。
第五章 肇事損失統計檔案
第十四條 鄉(鎮)林業站、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必須建立規范的野生動物肇事損失統計檔案。肇事損失統計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肇事損失調查報告及評估材料;
(二)錄像或照片資料;
(三)《調查登記表》并以鄉(鎮)為單位裝訂成冊;
(四)肇事金補償發放登記表。
第十五條 建立和規范肇事損失情況定期上報制度。肇事損失情況報告于次年1月20日前上報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肇事損失情況必須逐級匯總并包含下列內容:
(一)縣(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總結報告;
(二)《云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肇事損失情況統計匯總表》
州級林業部門的匯總表以縣(市)為單位,縣(市)的匯總表以鄉(鎮)為單位,鄉(鎮)的匯總表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統計;
(三)《調查登記表》。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六條 補償經費一年一定,包干使用。政府補償費用來源和省、州、縣(市)分級負擔比例依照《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規定執行。
政府補償費用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縣以上財政、審計部門依法對政府補償費用實施監督。
第十七條 虛報、冒領、騙取補償金的,由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回補償金;情節嚴重的,或構成犯罪的,依照《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規定處理。
第十八條 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本細則,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或構成犯罪的,依照《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 本細則由紅河州林業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細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