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更大力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藍天工程)計劃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0 · 1440人看過
        各市(縣)和各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更大力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3年行動(藍天工程)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年七月一日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更大力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藍天工程)計劃   為進一步加快無錫轉型發展步伐,推動生態文明先驅城市建設,根據《中共無錫市委無錫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更大力度加快轉型發展十二項對策措施的決定》(錫委發[2010]37號)精神,特制訂更大力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3年行動(藍天工程)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生態文明先驅城市為方向,以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以能源、交通、鋼鐵、化工行業整治和城市揚塵、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油氣回收為重點領域,加快構建聯防聯控體系,綜合治理大氣污染,保障大氣環境和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實施原則   (一)突出重點,綜合治理。堅持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確定空氣質量保障重點控制區域、重點控制領域和重點控制污染物,優先實施對城市灰霾有直接影響的污染的防治措施,對各類污染源實施綜合治理,穩步推進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   (二)嚴格標準,完善政策。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加強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開展灰霾源解析及大氣環境質量影響研究,提高區域大氣污染物特征因子的排放標準及相關標準;完善立法及配套政策,積極構建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盡快制訂出臺一批地方性法規、政策和管理措施。   (三)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堅持源頭控制、預防為主,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從解決當前最緊迫最突出的大氣污染問題著手,重點研究灰霾污染問題,同時著眼大氣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發展趨勢,通過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全面抓好碳減排工作,加大綜合治理力度,爭取在近期取得明顯成效。   (四)聯防聯動,齊抓共管。建立全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實施、統一評估;建立政府統一監管、部門聯動配合、社會積極參與、責任明確、分工合理、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目標   (一)到2012年,主要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09年分別下降10%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15%。   (二)到2012年,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要求,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比2009年下降10%以上,優于國家標準。   (三)到2012年,建成區范圍內全面建成清潔能源區,全市燃煤總量控制在2800萬噸/年以內,單位GDP能耗在2009年底的基礎上累計下降12%。   (四)高水平編制并全面實施《無錫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建設和完善大氣環境監測監控體系。   四、主要任務和分工   (一)編制并實施《無錫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   利用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結合我市實際,開展科研合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無錫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為城市的長遠發展提供基本思路和完備保障。在匯總調查、研究分析近5年氣象、污染源、空氣質量等監測數據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重點地區、重點污染源和重點項目加強監測。著力解決當前最緊迫、最突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揚塵等大氣污染問題,進一步研究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揮發性有機物(VOCS)、灰霾污染問題,建立我市大氣污染數據模型,同時借助國內外的先進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最終形成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具體措施。2010年底完成規劃編制工作,2011年全面推行實施。   牽頭部門:市環保局;配合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公安局、建設局、交通局、規劃局、市政園林局、城管局、氣象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1.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自主創新和高層次人才為依托,以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物聯網、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微電子、軟件和服務外包、工業設計和文化創意八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8%以上,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形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格局。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責任單位:市經信委、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2.加強節能減排和落后產能淘汰。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大力組織實施以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為重點的節能改造。加快關停小火電,逐步淘汰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常規小火電機組和大電網覆蓋范圍內服役期滿的單機容量在10萬千瓦以下的常規燃煤凝汽火電機組。加強節能執法監察,嚴肅查處違反節能法律法規的案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審核。2010年底前,完成市政府確定的116家重點企業搬遷調整任務。認真貫徹國家、省關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有關精神,組織實施化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琉璃瓦和熱電4個行業整治整合3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三高兩低”企業整治,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設備、工藝和產品,確保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加快城區企業“退城進園”工作進度,引導工業向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集中,形成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布局。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配合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加強脫硫設施運行在線監管,確保脫硫設施穩定高效運行。從火電行業啟動,在采取低氮燃燒技術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設施,全面實施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強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業尾氣治理,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的治理監管,建立石油化工及涂料、油墨、粘膠劑、噴涂等生產企業重點監管名錄,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采取密閉式作業,嚴格控制工藝過程中逃逸性有機氣體的排放。繼續深入開展環保專項執法行動,對偷排和超標排放的違法企業依法堅決予以懲處。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4.提高建設項目準入門檻。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無錫產業導向,抓緊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一律暫停審批、核準,全市范圍內除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外,一律不得新建火力發電機組。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責任單位:市經信委、環保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三)調整能源結構,推廣清潔能源   積極實施低碳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加強相關政策制度研究,開展低碳經濟示范區建設試點,推進低碳城市發展。加快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大力推進燃煤工業窯爐技術改造,淘汰集中供熱范圍內小鍋爐,積極推廣應用綠色高效照明和太陽能應用。到2012年,原煤消費量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在2009年基礎上下降3個百分點,混合燃料消費量占常規汽柴油燃料消費總量比重達到5%,天然氣年消費量爭取達到15億立方米,光伏太陽能綜合應用規模爭取達到100兆瓦。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商務局、交通運輸局、市政園林局、環保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四)加強揚塵污染控制   1.嚴格控制各類建設施工揚塵。2010年12月底前,實現所有建設工地(土地整治工程工地、建筑工地、市政道橋工地、軌道交通工程工地、拆遷工地、公路(航道)工地、環境綠化工地、道路橋梁大中修工地、各類管道線路施工工地、老新村改造工地、古鎮街區工地、背街小巷工地、水利(河道)建設工地)現場標準化管理目標,確保實現“六不開工”和“六個100%”,即審批手續不全不開工、圍檔不合要求不開工、地面硬化不達標不開工、沖洗排放設備不到位不開工、保潔人員不到位不開工、不簽訂《市容環境衛生責任書》不開工;工地內非施工區裸土覆蓋率100%、施工現場圍擋率100%、工地路面硬化率100%、拆除工地(非爆破拆除)拆除與建筑垃圾裝載時采用濕式作業法率100%、工程車輛駛離工地車輪沖洗率100%、暫不建設場地綠化率100%。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配合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市政園林局、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軌道辦、市公建中心、市城發集團、省直屬管理單位(供電、移動、聯通和電信),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2.強化城市道路揚塵防治。采用綠化和硬化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綠化帶“提檔降土”改造工程和裸土覆蓋工程,減少城市道路兩側裸土面積,至2012年底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兩側裸土覆蓋率達90%以上;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嚴格審批發放建筑垃圾許可,全面實行建筑垃圾密閉運輸,建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運輸單位記分公示制度;加強城市道路路政養護管理,控制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審批,減少路面破損和路面施工,切實提高市政設施完好率;提高環衛作業質量,實施高效清潔的環衛保潔作業方式,加強背街小巷環衛保潔作業管理,提高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水平,至2012年底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扣除人行道面積)達75%以上;加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力度,有效遏制拋撒滴漏、帶泥上路、亂開亂挖等行為。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市政園林局;配合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公建中心,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五)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   2011年起新車實施國家第Ⅳ階段尾氣排放標準,外地機動車轉移登記參照新車管理,黃標車不得在本市轉移登記。嚴格執行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2010年普及機動車環保分類合格標志發放,2011年起實施重點區域“黃標車”限行。堅持公交優先,積極推進清潔公交體系建設。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和新能源型汽車,推進汽車“以舊換新”工作,采用經濟補償或激勵措施加快老舊車和“黃標車”提前淘汰進程。成立無錫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管中心,建立機動車尾氣污染監管信息網絡,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污染排放的年檢及動態抽檢,整治機動車污染排放超標車輛的違法行為。推行機動車檢測和維護制度(I/M制度),對維修機構進行資質核準,開展營運在用車輛定期檢測,對不達標車輛進行強制維修。今后全市新增的出租車、公交車、校車要全部選購使用本地產新能源汽車。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公安局、商務局、質監局、交通局、物價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六)積極開展油氣回收治理   按照環保部《關于發布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三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實施《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1—2007)和《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三項標準,全面啟動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2010年內完成。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配合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公安局、環保局、質監局、安監局、城管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中石化無錫分公司、中石油無錫分公司,駐錫部隊。   (七)禁止秸桿焚燒,加快秸稈資源化利用   堅持“堵、疏”結合原則,制訂相應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全面禁止秸桿露天焚燒,對依法劃定的機場、高速公路、省道、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城市周邊等控制區域,分片包干、專人負責、嚴格管理。深入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技術、秸桿漚堆造肥技術,加快秸稈沼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秸稈生物質發電等秸稈能源化利用,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避免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2012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   牽頭單位:市農委;配合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政園林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八)加強餐飲等行業污染源防治   加強飲食服務業污染治理,新建、改建、擴建餐飲服務業,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執行“三同時”制度,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營業執照。禁止在居民區、居民樓和有居住、辦公功能的綜合樓內從事產生油煙等污染擾民的活動。禁止將廢棄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等焚燒后能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作為燃料使用。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無錫工商局、城管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九)建設環境空氣監測體系   結合“感知環保”的規劃建設,全面啟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實施《2010年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改擴建項目》、《2010年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項目》、《2010年大氣灰霾監測項目》三個子項目,優化、增設具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和環境空氣質量移動監測站,增加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揮發性有機物(VOCS)、能見度、黑碳、濁度、氣溶膠光學厚度在線監測儀器,準確、客觀地反映目前全市特別是市區范圍內環境空氣污染狀況、特征、規律和趨勢,建立起完整、科學的空氣環境監測預警系統。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責任單位:市氣象局、財政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環保、發改、經信、商務、建設、交通、公安、財政、國土、市政園林、城管、氣象、技監、物價、監察等部門參加,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定期研究、部署、協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導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制訂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的具體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對各市(縣)、區和各部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目標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各有關單位要明確專人參加行動計劃實施的日常工作。   (二)明確責任。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市各有關部門要把本行動計劃的目標任務按年度進行分解,確定具體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落實本地本部門治理責任。實行治理情況季度、年度通報制度,各市(縣)、區和各部門將每季度、每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向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報告,由聯席會議辦公室將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完善政策。對大氣污染治理重點項目的建設,發改、經信、國土、金融、環保等部門要在立項審批、辦理建設用地手續、資金信貸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并積極支持和鼓勵申報國家級、省級大氣污染治理重點項目。利用經濟杠桿推進揚塵控制,試行城市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征收。構筑藍天工程的科技支撐體系。組織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課題研究工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強化監督。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環境監測機構建設,充實隊伍,依法加強監管、提高服務水平。依法對國家和省重點污染源開展廢氣排放監測。進一步嚴格環保執法,尤其要嚴把項目審批關,防止產生新的污染源,加強項目驗收、設施運行的日常監控。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指導幫助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五)營造氛圍。積極宣傳“生態無錫”理念,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全社會更多了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積極參與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監督。鼓勵市民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形成以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狀況等信息,向社會開放“無錫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方便媒體和市民了解本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媒體要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充分發揮社會和新聞輿論的作用。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要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促進無錫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附件:無錫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分工   附件:   無錫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分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新區管委會:根據市政府要求,建立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體制、機制,分解落實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組織開展本轄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協同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制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組織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制訂能源結構發展戰略和能源結構調整方案并推動落實。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電力調配和電煤供應調度、推進節能降耗和企業清潔生產等工作,指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污染治理;制訂和發布產業發展指導政策。負責清潔能源推進和清潔能源區建設工作。開展大氣污染企業的關停并轉,加快推進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步伐。   市環保局:負責全市“藍天工程”實施情況的統一調度,及時發布信息,通報工作進度,組織開展對“藍天工程”的績效評估。牽頭組織開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工業大氣污染源監管與治理、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和環保標志管理、三產服務業油煙控制管理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推進清潔能源區建設工作。   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安排并落實“藍天工程”行動專項資金,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城市揚塵污染防治、油氣回收以及其他重點治理項目予以扶持。   市商務局:負責推進混合燃料在加油站中的應用,制訂國Ⅲ、國Ⅳ標成品油供應方案,組織實施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   市建設局:牽頭指導、督促建設和施工單位落實文明施工規定,加強各類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負責制訂建設揚塵污染防治行業技術規范。   市交通局:負責改善城市道路網和建立完善的道路管理體系,推進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指導各市開展公共交通暢通工程工作,組織出租公司、運輸公司使用清潔能源。配合市環保局制訂機動車檢測和維護制度(I/M制度),對維修機構進行資質核準,開展營運在用車輛環保定期檢測,對不合格車輛逐步予以淘汰。配合有關部門推進混合燃料在交通領域應用工作。   市公安局:加大在用車輛排氣污染管理力度,將機動車環保檢驗作為在用車年檢的必要條件;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實施道路抽檢,對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仍超標排放的車輛強制報廢。   市農委:支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項目;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建立秸稈綜合利用科技示范基地,提高農民綜合利用秸稈的技能水平。   市市政園林局:負責保障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供應。組織實施城市裸地綠化,改進道路綠地、綠帶、花臺、護坡的綠化方式,負責市政、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揚塵污染控制,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   市國土資源局:牽頭負責監督房屋拆遷和土地整治項目揚塵污染防治。   市城管局:牽頭組織實施城市道路、小區道路揚塵污染污染防治工作;負責城市建筑垃圾許可管理;負責對城市道路環衛作業質量的監管;負責對拋撒滴漏、帶泥上路、亂開亂挖等市容環衛方面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市科技局:負責組織開展大氣及灰霾污染防治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大氣污染防治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組織有關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大氣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研究。   市監察局:負責“藍天工程”方案實施的行政效能監察。   市廣電局:負責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宣傳報導,利用各類媒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并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市氣象局:負責大氣污染氣象分析,分析造成城市大氣污染的氣象原因,提供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所需要的氣象數據,協助環保部門開展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分析造成城市霾天氣的各類污染源貢獻率。   市質監局:負責推動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國家標準宣貫和實施,對生產加工環節的成品油質量是否符合國Ⅲ、國Ⅳ成品油標準進行監督管理及執法檢查,負責各類檢測儀器和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改造的質量技術監督。   市物價局:負責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收費、油氣回收治理檢測收費等有關價格政策的制訂或調整。   中石化、中石油江蘇銷售公司:負責國Ⅳ車用成品油供應,根據要求組織開展油氣回收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孫軼群

孫軼群

執業證號:

13401202010173571

安徽大森律師事務所

簡介:

孫軼群律師,具有法學和醫學雙重教育背景,從業以來辦理過買賣合同、婚姻家事、民間借貸、勞動工傷、交通事故、刑事辯護等類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辦案經驗,特別是在人身損害賠償方面,對該類案件的賠償項目、賠償標準、保險理賠、傷殘鑒定、責任認定、醫療鑒定聽證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其扎實的專業功底及出色的代理能力在為當事人服務過程中贏得了良好口碑。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孫軼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

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

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

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叙永县| 洪雅县| 四子王旗| 抚顺市| 韶关市| 伊川县| 翁源县| 阳泉市| 杭锦后旗| 屏边| 牙克石市| 静安区| 遂川县| 彩票| 龙川县| 盖州市| 千阳县| 唐河县| 平定县| 东乡县| 屯门区| 化州市| 手游| 隆昌县| 平乡县| 汉寿县| 舒兰市| 贵阳市| 正蓝旗| 台山市| 息烽县| 宁陕县| 铜山县| 仁怀市| 固原市| 富阳市| 中江县| 桐梓县| 汉中市| 壤塘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