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3 · 8235人看過
  川辦發[2011]20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四川省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已經省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請各縣級人民政府將此件轉發至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轄區內各生產經營單位〕   四川省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切實落實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范和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省政府令第225號)、《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印發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通知》(安委〔2010〕2號)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適用本規定。   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對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屬地監管與分級監管相結合,以屬地監管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一崗雙責)制度。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依據《四川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規定》(省政府令第216號)和有關規定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主體責任。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規定的規定,承擔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責。   第五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一崗雙責制”,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綜合監管領導責任,承擔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監督、指導責任,定期向第一責任人報告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履職情況;其他負責人對分管業務工作范圍內與安全生產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在研究、部署、檢查相關工作時,對安全生產工作同時研究、同時部署、同時檢查,定期向第一責任人報告安全生產履職情況并通告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   第六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監督、檢查下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同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行業或領域實際,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定期向同級政府報告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通報安全生產有關工作情況。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以屬地監管為主的原則進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央在川和省屬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央在川企業和省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04〕29號)規定執行。   第二章 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一)將安全生產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同時安排、同時部署、同時檢查、同時考核和獎懲。   (二)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組織、督促;支持各有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督促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從人員、職責、經費、其他必要手段等多方面確保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采取多種形式,提供有效保障條件,支持、督促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產業政策引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工藝和設施,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五)建立健全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組織保障體系和執法監察體系,落實人員編制、職責、經費、裝備,確保與安全生產工作條件和任務相適應。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激勵保障機制,把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實行“一票否決”。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考核獎懲制度,落實“一崗雙責”,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范圍。   (七)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生產經營單位嚴格監督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立即督促有關單位及時處置和排除;組織開展公共設施、場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八)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等影響安全生產的行為,依法關閉不符合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   (九)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撐體系建設。加強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支持、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完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督管理制度;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成果轉化,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推廣運用信息化等手段,提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水平。   (十)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編制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建立基層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配備適應搶險救援實際需要的裝備,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指揮平臺和高效運轉的預警、聯動機制,領導和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十一)及時統計和上報生產安全事故,組織事故調查,或授權、委托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對調查報告作出批復,并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處理意見,依法依規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責任,并向社會公布事故調查處理結果。   (十二)建立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監督舉報各類安全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重大違法行為,對舉報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的有功人員給予獎勵。   (十三)應當履行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在本級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研究部署、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研究提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研究、協調和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審定和分解下達年度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指導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具體實施相關考核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調查、研究轄區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安全生產工作重大措施建議;監督檢查、指導協調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對下級人民政府、同級政府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并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組織轄區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承辦安委會的會議和重要活動,督促、檢查安委會會議決定事項的貫徹落實情況;承辦同級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事項。   第三章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共同職責:   (一)認真宣傳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等有關規定,將安全生產工作與經濟發展、行業(領域)管理的有關工作協調一致,同時計劃、安排、布置、檢查和總結。   (二)加強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困難和問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及時組織、指導、督促、協調有關單位消除所涉及行業領域的安全隱患。   (三)按照本級政府要求,組織或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在職責范圍內負責落實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有關責任追究。   (四)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演練;加強部門間的應急協同聯動,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及時妥善處置安全生產突發事件。   (五)積極參加安全生產重大活動,組織實施和完成本級政府及其安委會下達的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和綜合目標任務,嚴格管理和考核。   (六)負責督促、指導本行業(領域)、系統內企事業單位依法開展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   (七)依據有關規定負責和承辦上級或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產委員會以及相關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安全生產其他工作事項。   第十一條 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具體職責:   (一)發展改革部門(省能源管理部門)。   1.負責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將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納入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并協調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2.在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時,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規定,對無相關手續的項目不予立項和給予其他支持。   3.建立安全生產行政事業收費和評價、檢測檢驗等社會中介服務與收費價格管理制度。   4.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煤炭行業結構調整、煤礦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利用工作,協同推進淘汰煤炭落后產能、優化煤炭結構、煤炭產業升級和煤礦整合兼并重組工作。   (二)經濟和信息化部門(中小企業管理部門)。   1.負責所管理的電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氣、電子信息產品制造、重大技術裝備、機械、冶金、建材、化工、醫藥、輕工、紡織、機電、通信等行業(系統)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具體辦法的制定、指導和實施,督促企業落實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2.負責將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手續作為辦理相關項目核準、備案、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充分利用好各種專項經費,保障安全技術措施的有效落實;支持先進工藝技術,對不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安全性能低下,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要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予以強制性淘汰。   3.鼓勵和引導企業研發、采用先進適用的安全技術和產品,鼓勵安全生產適用技術和新裝備、新工藝、新標準的推廣應用。把安全檢測監控、安全避險、安全保護、個人防護、災害監控、特種安全設施及應急救援等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研發制造,作為安全產業加以培育,納入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支持范疇。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業務指導。大力發展安全裝備融資租賃業務,促進高危行業企業加快提升安全裝備水平。   4.依法查處拼裝車、船非法生產點及擅自從事成品油經營的非法經營點;在職能范圍內組織、配合查處其他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5.負責電子信息產業行業安全生產的指導,負責無線電臺(站)通信安全監督管理;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無線電頻率和臺站管理,查處有害無線電干擾行為,重點保障航空、水上交通通信頻率安全。   (三)教育部門。   1.按照《四川省學校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履行加強當地學校安全管理的主導責任。   2.負責教育系統的安全監督管理,擬定學校安全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并指導實施。   3.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內容,指導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普及安全知識。   4.督促、指導各類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導各類學校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應急避險演練,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5.在職責范圍內指導各類學校開展安全檢查,組織、協調、督促消除安全隱患;負責組織直屬學校、單位和教育設施的安全監督管理。   6.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接送學生車輛的安全監督管理。   7.指導各類學校加強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的安全管理。   (四)科學技術部門。   1.將安全生產科技進步納入科學技術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   2.組織安全生產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有關單位開展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以及安全生產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進步。   3.引導企業增加安全生產研發資金投入,使其逐步成為安全生產科研開發的重要力量。   (五)公安部門。   1.參與道路交通安全規劃,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2.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3.負責危險化學品公共安全管理,依法審查、核發劇毒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購買憑證、準購證、運輸證、劇毒化學品和放射性物品公路運輸通行證,劃定禁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行區域,進一步完善危險化學品禁止通行標志,監督檢查運輸企業在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或罐體按規定安裝和噴涂安全警示標志,并對相應持證單位及個人購買、運輸、儲存、使用劇毒化學品及其執行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負責民用爆炸物品和煙花爆竹公共安全管理,依法審查、核發民用爆炸物品準購證和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煙花爆竹燃放許可證,對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的道路運輸實施安全監督檢查,打擊無證運輸、買賣、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和偵查非法生產、買賣、儲存、運輸、郵寄煙花爆竹行為;負責爆破作業的安全管理;負責丟失、被盜放射源的追繳及相應案件的查處。   5.負責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對大型群眾性活動實行安全許可制度;對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實行安全許可制度,并核發焰火燃放許可證。   6.在政府及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過程中,運用相關職能和手段,配合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涉及安全生產的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管理案件。   公安交警部門   參與道路交通安全規劃制定和實施;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嚴格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依法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強化機動車、駕駛人發牌、發證考核等源頭管理,嚴厲打擊套牌、假牌、無牌等涉牌車輛、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嚴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第一關口;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綜合執法檢查和整治;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各有關單位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制;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推廣、應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和設備;協助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大型客、貨運輸車輛使用行駛記錄儀、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車載監測監控系統、GPS(GPRS)等加強動態監管。   公安消防部門   組織制定有關消防安全管理辦法;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指導社會消防力量的培訓;依法實施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有關建設工程消防施工的監督管理,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等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以及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和有固定經營場所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有關單位落實火災隱患整改措施,依法查處消防安全違法行為。   (六)行政監察部門。   1.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組成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實施監察;督促、協調、指導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參與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調查,負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中有關行政責任追究工作,監督檢查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落實情況。   (七)民政部門。   1.負責殯葬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配合公安、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打擊違法興建殯葬設施。   2.負責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福利院、敬老院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3.負責農村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協助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臨時性救助工作。   (八)司法行政部門。   1.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普及納入公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會同有關部門宣傳普及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督促、指導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鑒定人法律援助工作者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法律服務。   2.督促、指導、協調、支持監獄、勞教管理機構對監獄、勞教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條件,消除事故隱患的相關工作。   監獄、勞教管理機構   對監獄、勞教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條件,消除事故隱患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九)財政部門。   1?負責審核同級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年度部門綜合預算。   2?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為包括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在內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支持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   3?加大對公共安全的投入力度,為完善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和及時消除公共安全隱患提供必要經費保障。   (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1.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納入行政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培訓學習計劃并組織實施,將安全生產責任履行情況作為行政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懲、考核的重要內容。   2.組織實施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負責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發證工作,對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注冊、執業、繼續教育等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3.負責監督檢查企業制定勞動規章制度及執行情況,簽訂勞動合同中是否具備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等條款;規范企業勞動用工行為。   4.指導、監督企業參加工傷保險,落實工傷保險政策,建立工傷保險安保互動機制。在職責范圍內,指導、督促有關責任單位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做好職工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工作。   5.加強安全生產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指導、監督各級各類技工學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履行安全管理責任。   6.在職能范圍內,建立安全生產工作激勵保障制度,根據安全生產工作風險高、工作量大等特點,對安全生產專業人才、專門工作人員建立相應使用、勞動保障等有效激勵機制。   (十一)國土資源部門。   1.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中安全部分的審查意見作為辦理采礦許可證的前置條件之一。探礦人的勘查項目必須由具有安全生產資質的地勘單位承擔。根據礦產資源法律法規規定,查處無證采礦、以采代探、超層越界開采等非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   2.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對因安全、環保等不合格政府決定關閉的礦山企業,按規定及時注銷或吊銷采礦許可;采礦許可證被暫扣、撤銷、吊銷和注銷或者到期未延續的礦山企業,及時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十二)環境保護部門。   負責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及放射性廢物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查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生產、儲存、轉讓、使用過程中的違法行為;負責監管危險廢物的處置;負責生產安全事故造成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現場應急監管、應急監測和相關處置工作;負責制定突發環境事件和生態破壞事件的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   (十三)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1.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中嚴格執行城鄉規劃、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的國家標準、規范,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強制性規定,依法保障安全生產的措施作為核發施工許可的重要條件。   2.負責制定完善建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并監督執行,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   3.負責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場地用施工起重機械、專用機動車輛的安裝、使用進行監督管理。   4.建設部門(含市政、城管部門)負責市政道路、城市橋梁、隧道建設、養護、維修和安全隱患的排查、檢測、治理及建筑拆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公園、城鎮燃氣、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的安全監督管理。   (十四)交通運輸部門。   1.負責內河通航水域客、貨運輸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對港口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2.負責道路營業性客、貨運輸安全生產源頭監督管理工作。對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條件、營運車輛技術狀況、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進行審查。在政府的領導下,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非法客運,負責汽車客運站(場、點)源頭安全監督工作。   3.負責對公路、水運工程從業單位(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檢驗檢測、安全評價)安全生產條件實施監督管理。   4.負責道路、水運交通運輸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負責道路安全防護欄和道路指示標牌的建設,消除事故隱患;強化公路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負責檢查、指導、督促公路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   5.負責監督管理有關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通航水域運輸企業和港口作業安全生產工作。   6.按規定負責組織、督促、指導本行業內企業依法依規開展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   交通運輸部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   負責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源頭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對道路運輸經營許可、營運車輛技術等級評定、營運駕駛人從業資格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對危險品貨物運輸許可、運輸經營進行監督管理。負責道路運輸客運企業、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評估工作的組織實施。引導和鼓勵企業使用GPS系統,推動運輸企業對運輸車輛的動態監控。   交通運輸部門公路管理機構   指導公路建設和公路養護安全管理工作;協調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公路毀損的搶修和公路戰備安全保障工作;指導強化公路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嚴格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督促指導下級交通運輸部門對危險路段進行排查治理,對現有公路的危險路段進行改造。   交通運輸部門航務海事機構   負責所轄通航水域從事客、貨運輸船舶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加強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宣傳;維護通航水域通航秩序;對所轄區域內從事水上交通的客、貨運輸船舶進行登記、檢驗;組織從事客貨運輸船員考試發證和考核工作;依法對港口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查處水上交通違法行為;負責所轄通航水域運輸企業和港口作業安全管理工作。審核轉報危險化學品水運企業辦理水路運輸行政許可申請,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   (十五)水利部門。   1.負責水利工程設施、河道及其岸線、漁業生產的安全監督管理,對管轄的水庫(水電站)、河道(湖泊)、堤防、水閘、渠道進行安全監控和事故防范工作。   2.負責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和水利系統管理的水電站、縣域電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3.負責漁業船舶安全監督管理。指導漁業船員培訓、安全教育和考核發證工作。   (十六)農業部門(農機管理部門)。   嚴格依法對具有農業部和省級農機主管部門鑒定推廣證書,并列入監管目錄的各類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注冊登記、牌證核發和安全技術檢驗及駕駛員(操作人員)的培訓、考試、發證、審驗、安全教育、安全執法檢查、事故處理等進行監督管理。   (十七)林業部門。   負責所屬國有林場、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直屬企事業單位在植樹造林、森林管護、林木采伐、林區建設等作業生產中的安全管理。   (十八)商務部門。   1.協助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對商貿流通企業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為進行查處。   2.加強對境外中資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嚴格落實境內投資主體和派出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責任。   (十九)文化部門。   1.負責文化系統所屬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管理,組織開展文物收藏單位、文物保護單位、圖書館、文化館、劇院(場)等公共文化單位的安全檢查,指導、督促相關單位排查和消除事故隱患,負責直屬文藝演出單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2.配合公安消防、安全監管等部門開展對網吧、歌舞廳等公眾文化娛樂場所的安全檢查、指導及專項整治工作,在職責范圍內,對不符合安全基本要求的場所,依法暫扣或吊銷有關經營許可資格資質。   (二十)衛生部門。   1.負責衛生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做好醫療廢棄物、放射診療安全處置管理工作。   2.參與組織突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醫療救援。   3.負責化學品毒性鑒定、個人劑量監測、放射防護器材和含放射性產品檢測等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   4.負責醫療機構放射性危害控制的監督管理。   (二十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1.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督促檢查相關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措施。   2.負責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對企業負責人的業績考核,并與企業負責人薪酬掛鉤。   3.引導企業統籌規劃安全生產工作,督促企業加大隱患治理力度和落實應急救援預案。   (二十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1.按照行政許可的規定,堅持“先證后照”的原則,負責在企業登記時對涉及安全生產的有關前置審批要件依法進行審查。對取證后涉及變更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經濟類型等內容的,要先變更營業執照,后變更安全生產許可證;對取證后涉及變更生產、經營范圍、企業住所或地址的,按照“先證后照”的原則,對未取得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審批或許可的,不予登記或年檢。將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作為整頓市場秩序的重要內容納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配合有關部門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易燃易爆品等危險物品的市場經營活動,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取締和打擊非法、違法經營危險物品行為。   3.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對有關部門撤銷許可的企業,依法督促其辦理變更經營范圍或注銷登記;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取締未經安全生產(經營)許可的企業。   4.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商品交易市場的安全檢查,督促市場開辦者加強安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嚴防火災和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十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1.負責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生產、使用、檢驗檢測等安全監察,強化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等源頭管理。   2.負責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及檢驗檢測機構的行政許可和監督管理工作;查處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驗的違法行為。   3.負責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和煙花爆竹的質量監督檢查,按照《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對列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的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嚴格行政許可,加強證后監管。   4.負責特種設備事故隱患和重點監控特種設備的監督管理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對事故隱患進行整治。   5.負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監督工作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的監督管理。   6.負責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的資格管理。   (二十四)廣播電影電視部門。   1.將安全生產宣傳納入社會公益性宣傳范疇,采取措施,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組織落實政府及其安委會確定的安全生產宣傳任務。   2.組織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安全生產重大宣傳活動。   3.負責本系統所屬單位安全管理。   (二十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1.負責制定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定期分析和預測安全生產形勢;組織、指導安全生產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和技術推廣示范工作。   2.負責組織、指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及培訓考核工作;綜合管理生產安全事故調度統計工作。   3.負責綜合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政府及其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監督考核并通報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執行情況,監督、指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   4.負責生產安全事故的綜合監督管理,依法組織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對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   5.負責綜合監督、檢查、指導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及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組織、指導和協調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二十六)旅游部門。   負責旅行社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督促A級旅游景區和星級飯店落實有關安全制度的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其他旅游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二十七)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   1.負責職責范圍內國防科技工業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2.負責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的受理審查及監督管理。   3.負責民用爆炸物品銷售許可證核發及監督管理;負責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依法查處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二十八)政府法制部門。   1.負責審查、修改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以及規章的立法解釋,本級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負責有關安全生產方面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   2.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   3.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安全生產行政復議案件。   (二十九)機構編制部門。   1.負責審查、修改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以及規范性文件中涉及機構編制的內容。   2.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編制和職能問題。   3.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政府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意見,研究提出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的意見,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三十)氣象部門。   負責重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警報工作,及時發布天氣預警、預報信息,及時將重大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通報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負責雷電災害安全防御的組織管理工作,組織防雷設施的安全檢查及雷電防護裝置的安全檢測;負責監督管理無人駕駛自由氣球和系留氣球、人工影響天氣裝備及作業期間的安全管理。   (三十一)糧食部門。   負責糧食部門的安全監督管理,督促檢查糧食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消防安全設施,加強儲糧化學藥劑和設施設備安全管理,開展安全專項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三十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1.負責對餐飲服務環節、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監督檢查餐飲服務、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生產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防范餐飲服務環節、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指導食品消費環節、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督促餐飲服務環節、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強餐飲服務環節、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工作,編制應急預案和組織演練,配合有關部門加強部門間的應急聯動,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損失。   (三十三)電力監督管理部門。   監督檢查電力安全生產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組織開展電力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組織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按照職能分工,開展水電站大壩安全監管、電力可靠性監管和重要用戶供用電安全監管等工作;與政府有關部門共同組織電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三十四)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和直屬事業單位。   1.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督促所屬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2.針對本行業(系統)特點經常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布置各階段安全生產工作。   3.組織本行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糾正各種違章行為,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各類事故發生。   4.負責本行業所屬企業的隱患排查及隱患整治工作,摸清企業重特大隱患情況,并督促企業整改。   第十二條 有下屬企事業單位的其他部門,負責監督管理下屬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對其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考核和獎懲。   第十三條 市(州)、縣(市、區)級有關部門與省級有關部門的職責不對應的,由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各地實際作出界定。   第四章 責任落實保障措施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由政府主要負責人或者委托政府分管負責人召集有關部門參加,分析、部署、督促、檢查本行政區域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的工作,會議應當作出決定并形成紀要。會議紀要應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會議確定的各項防范措施由同級人民政府督查機   構跟蹤督查。   第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地區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并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的單位、設施和場所進行嚴格檢查,采取防范措施。容易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具體單位、設施和場所名單及其整改責任部門,由同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確定。   第十六條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政府有關部門在監督檢查中,應當互相配合,需共同開展檢查的,實行聯合檢查;分別進行檢查的,應當互通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應由相關部門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相關部門并形成記錄備查,接受移送的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處理。   有關部門在安全生產檢查時,應當將檢查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以及下達的執法文書、督促整改情況做出書面記錄,采用錄音、錄像、照相等有效手段留下詳實證據,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記錄在案,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報告。   第十七條 建立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督辦制度。對生產安全事故暴露出來的以及安全生產督查、檢查中發現的生產安全重大隱患,各級人民政府安委會或其辦公室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向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政府下達隱患整改意見書并督促整改,收到隱患整改意見書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負責落實整改。   重大安全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安全隱患排除后,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未排除的,不得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第十八條 建立隱患整改綜合執法制度。對拒不執行隱患整改意見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根據隱患所在單位的具體情況由涉及的相關部門及時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對拒絕、阻礙、干擾監督工作的,要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報告。凡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要依法進行查處,嚴肅追究有關單位、部門和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體系,制定和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氣象、應急、安全監管、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水利、廣電、經濟和信息化、林業、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建立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監測和預警預報機制,形成部門聯動、信息共享、聯合協調的災害預防和救助體系,并加強災害性天氣、極端氣候及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及時準確發布各類災害預警信息,以避免或降低帶來的生產安全事故損失。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的情況應當納入領導干部年度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領導班子領導能力的重要指標及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落實情況進行半年跟蹤落實、年終考核,并予以通報。   凡未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并因此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必須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出現重大問題的,對提拔使用和評先評優實行一票否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沒有完成年度生產安全事故控制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并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凡涉及相關表彰獎勵的,應事先征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及其后果的意見。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未定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造成嚴重后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所稱主要負責人,是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正職負責人,以及主持工作、代行正職職責的副職負責人;本規定所稱分管負責人,是指負責某一方面工作的副職負責人。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規定施行期間,有關部門的職能發生變動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部門履行原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并承擔相應的安全生產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朱衛江

朱衛江

執業證號:

13201200110732784

江蘇泰和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朱衛江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第一商業部和第二商業部合并為商業部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

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

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

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

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

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

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

2007-06-01

國務院關于今后在行文和書報雜志里一律不用“滿清”的稱謂的通知

1956-02-1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鹤峰县| 凌海市| 邮箱| 寿阳县| 肃南| 石楼县| 阳信县| 民勤县| 河北区| 平武县| 调兵山市| 余庆县| 晋中市| 桦川县| 曲麻莱县| 通榆县| 武穴市| 小金县| 商洛市| 阳高县| 商丘市| 简阳市| 皋兰县| 罗平县| 商洛市| 陆良县| 双峰县| 浪卡子县| 承德市| 额尔古纳市| 丹阳市| 南安市| 远安县| 驻马店市| 沅江市| 温州市| 黑山县| 阿克苏市| 苗栗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