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無錫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無錫市人民政府令
第135號
《無錫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已經2013年4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代 市 長 汪 泉
2013年5月9日
無錫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防御氣象災害,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損失,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國務院《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傳播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氣象災害包括臺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連陰雨(雪)等災害。
本辦法所稱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包括:
(一)氣象災害的種類、強度、發生時間、持續時間、發展趨勢、影響區域、防御指南;
(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名稱和圖標,預警信息級別;
(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單位名稱、發布時間。
第四條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一發布、快速傳播原則。
第五條 市、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基礎設施建設,暢通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范圍。
第六條 市、市(縣)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工作。
市、市(縣)、區人民政府應急管理機構以及公安、安監、國土、住保房管、建設、農業、水利、交通運輸、旅游、教育、市政園林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及應急工作。
廣播電視、信息化和無線電、新聞出版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組織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以及通信運營商等單位(以下統稱信息傳播機構)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工作。
市、市(縣)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制作與發布。
第七條 市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編制氣象災害防御指南,并向社會公眾發布。
第八條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采取分級管理原則。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分為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四級,在預警信號圖標上分別采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Ⅳ級(一般)和Ⅲ級(較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由氣象臺站主要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人簽發。
Ⅱ級(嚴重)和Ⅰ級(特別嚴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由氣象主管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人簽發。
第九條 氣象臺站應當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報送市、市(縣)、區人民政府應急管理機構和有關職能部門,同時通過信息傳播機構和官方微博等渠道向社會公眾發布。
其他公民、法人或者組織不得制作和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十條 應急管理機構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當根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并按照規定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
相關部門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當研判氣象災害對本部門的影響,通知所屬部門和單位,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傳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并組織防災避險。
第十一條 信息傳播機構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及時、準確、無償播發或者刊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并標明發布時間和發布單位。
未經氣象主管機構同意,信息傳播機構不得更改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內容。
第十二條 學校、社區、商場、機場、港口、車站、高速公路、旅游景點等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利用電子顯示裝置以及其他有效設施,適時傳播氣象主管機構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十三條 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應當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責任制度,設置接收終端。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
前款所稱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是指根據其地理位置、氣候背景、工作特性,在遭受災害性天氣時,可能造成較大影響的單位。
第十四條 臺風、暴雨、暴雪、寒潮、霾、道路結冰等氣象災害達到Ⅰ級(特別嚴重)、Ⅱ級(嚴重)、需要向社會強化預警的,市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向市應急管理機構提出建議,由市應急管理機構報市政府同意后發布。
第十五條 需要向社會強化預警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信息傳播機構應當通過下列方式發布:
(一)電視采用掛角、滾動字幕、加開視頻窗口或者中斷其他節目等方式播發;
(二)手機短信全網發布;
(三)電臺滾動發布;
(四)網站在顯著位置發布;
(五)電子顯示屏滾動發布;
(六)其他可以強化的預警方式。
第十六條 氣象臺站經過監測和預測,認定產生氣象災害的天氣已經或者即將發生變化時,應當按照發布和傳播范圍,及時更新或者解除預警信息。
第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一)擅自向社會發布強化預警氣象災害信息的,處以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二)擅自向社會發布其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信息傳播機構未按照要求播發或者刊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四)傳播虛假或者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處以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未按照要求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導致社會公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由主管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和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條 因氣象災害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預警信息,由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制作并按照預警級別分級發布,并參照本辦法規定進行傳播。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7-08-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0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