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立法聽證制度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了使政府立法工作充分反映和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推進政府立法工作科學化、民主化,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質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立法聽證,是指在政府立法工作過程中,由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的起草部門或者審查部門以召開聽證會的形式,公開聽取與草案密切相關的管理相對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意見或者建議的活動。
第三條 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下列立法項目,應當舉行立法聽證:
(一)規定行政許可制度、特許行為的;
(二)規定國家機關收費項目或者標準的;
(三)禁止或者限制較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某類活動的;
(四)義務性規范較多的;
(五)設置的行政處罰種類較多、較重或者行政處罰幅度較大的;
(六)設置行政強制措施的;
(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重大影響的其他立法項目。
第四條 立法聽證由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的起草部門或者審查部門組織。
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委托院校、科研等有關單位代為起草的,立法聽證由委托方組織。
第五條 立法聽證應當在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征求意見稿擬定后舉行。
第六條 起草部門舉行立法聽證前,應當擬定立法聽證工作方案。立法聽證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二)聽證的主要問題;
(三)參加聽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名單;
(四)立法聽證主持人名單;
(五)立法聽證經費安排。
立法聽證工作方案應當報送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備案。
第七條 屬于本辦法第三條規定范圍的立法項目,一般應當舉行一次立法聽證。對涉及較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或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立法項目,應當舉行二次或者二次以上立法聽證。
第八條 每次立法聽證,邀請參加聽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代表人數為十至三十人,其中管理相對人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應當占二分之一以上。
第九條 起草部門應當在舉行立法聽證十日前,向擬定參加立法聽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送邀請函,附送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征求意見稿及其起草說明。
第十條 立法聽證按下列順序進行:
(一)立法聽證主持人介紹出席立法聽證的人員基本情況;
(二)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起草小組負責人介紹立法的必要性和依據,草案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的主要規定等有關情況。
(三)出席立法聽證的代表對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征求意見稿發表意見,陳述支持或者反對的理由,必要時,起草小組成員可以對代表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適當說明和解釋;
(四)起草小組負責人作總結性發言。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起草小組成員應當參加立法聽證,并由其中一人擔任立法聽證書記員。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與該地方性法規、規章實施密切相關的部門可以派員參加聽證。
第十二條 書記員應當將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發表的意見如實、全部記入筆錄。對代表提交的書面意見,書記員應當接收,并在筆錄中予以登記。
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要求查閱、修改筆錄的,書記員應當允許,但不得要求代表在聽證筆錄中簽名或者蓋章。
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送審時,應當附送聽證筆錄一式五份。
第十三條 對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提出的意見,起草部門應當進行全面研究并作相應處理。
第十四條 起草部門應當在報送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審查的起草說明中,對立法聽證的下列情況予以反映:
(一)舉行立法聽證的時間、地點;
(二)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名單;
(三)代表提出的主要意見及其理由、依據;
(四)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送審稿采納代表意見的情況,不采納的主要意見和不采納的理由、依據。
第十五條 起草部門不按照本規定舉行立法聽證或者在起草說明中未對立法聽證有關情況予以反映的,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可以將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退回起草部門。
第十六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在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審查過程中,認為草案送審稿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有關規定存在較多問題的,可以再次舉行立法聽證。
第十七條 立法聽證所需費用,由起草部門承擔。
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的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出差補助等必要開支,由起草部門按照有關財務規定予以支付。起草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代表收取費用。
第十八條 參加立法聽證的代表所在單位應當支持代表參加立法聽證,為其參加立法聽證提供便利。
第十九條 起草部門除舉行立法聽證聽取意見外,還應當按照政府立法工作程序有關規定征求有關部門、基層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意見。
第二十條 南寧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015-08-29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
2013-12-11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關于做好除雪破冰保障道路通行工作的公告
2008-02-02國務院關于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7-09-20國務院關于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7-08-26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7-08-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6-09國辦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意見
2007-05-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
200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