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批準,現予發布。
市長 劉國信
二OO六年九月十日
東營市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農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遵循個人儲蓄與政府補貼相結合、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第三條 年滿35周歲、具有本市戶籍的農村居民(不含享受五保集中供養政策的人員),可以參加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年滿60周歲按照本辦法規定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第四條 市勞動保障部門主管全市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市農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處具體負責全市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業務。
縣區勞動保障部門負責本縣區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縣區農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處具體經辦保險業務;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負責本鄉鎮(街道)保險費的收繳。
財政、民政、老齡、農業、監察、審計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配合做好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第二章 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五條 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標準分為若干檔次,由參保人根據家庭狀況自由選擇。最低檔次為每人每年500元,每增加100元為一個繳費檔次。村(居)可以根據集體經濟狀況對村(居)民個人繳費給予補助。
市、縣區政府按照參保人繳費不同檔次給予相應補貼,最低檔次補貼為200元,每提高一個檔次增加補貼20元,但年補貼額最高不超過300元。市、縣區政府補貼的分擔比例為1:1,補貼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和政府補貼標準,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適時予以調整。
第六條 從入保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必須連續繳費滿20年;連續繳費不滿20年的,應當一次性補足20年。
年滿60周歲、未滿75周歲參保的,應當一次性繳足(75-實際年齡數)年的養老保險費。
參保人一次性補繳或者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政府按照第五條的補貼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第七條 個人養老保險費以村(居)為單位,于每年10月31日前繳納;市、縣區政府補貼于當年11月30日前撥付。
第八條 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個人賬戶管理,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及利息、政府補貼及利息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利息按人民銀行當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計算。
第三章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九條 參保人按照本辦法規定繳費,年滿60周歲的,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后,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到個人賬戶積累額發完為止。個人賬戶積累額為: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及利息+政府補貼及利息。
第十條 參保人每月領取的養老保險金為:個人賬戶積累額÷(15年×12個月/年)。
年滿60周歲后參保的,每月領取的養老保險金為:個人賬戶積累額÷[(75-實際年齡數)年×12個月/年]。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部門應當擇優選擇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憑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有關手續,收存養老保險費、發放養老保險金。
第十二條 參保人未按本辦法規定繳費的,一次性退還個人繳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利息,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第十三條 參保人領取養老保險金前死亡的,其個人賬戶積累額可依法繼承;領取養老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依法繼承。
第四章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特別規定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是指因政府統一征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者大部分土地(人均不足0.4畝),且在被征地時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的農村居民。
第十五條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納入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辦法規定。
第十六條 被征地農民參加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必須經村(居)民大會討論通過,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查后,由村(居)委會在本村(居)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查后報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中的被征地農民個人繳納部分,從征地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中統一安排;不足以支付的,由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列支。被征地在市中心城城市規劃區內的,由市、區按照4:6的比例分擔。
第十八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中的被征地農民政府補貼最低檔次為300元,每提高一個檔次增加補貼10元,但年補貼最高不超過350元。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 財政、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財務管理規定,加強養老保險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第二十條 監察、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養老保險資金的監督,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回套取補貼、違規發放的養老保險金和挪用資金,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弄虛作假,套取政府補貼的;
(二)違反規定發放養老保險金的;
(三)挪用養老保險金的;
(四)其他違法行為。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縣區人民政府和市勞動保障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東營市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修訂)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二號
2013-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孫際泉、牛克乾等的任免)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