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城鎮燃氣管理辦法》業經2013年7月4日盤錦市第六屆人民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
市長 蹇彪
二○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盤錦市城鎮燃氣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我市城鎮燃氣管理,保障燃氣供應,防止和減少燃氣安全事故,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維護燃氣經營者和燃氣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燃氣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燃氣,是指作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氣體燃料,包括天然氣(含煤層氣)、液化石油氣等。
第三條 盤錦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燃氣經營與服務、燃氣使用、燃氣設施保護、燃氣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理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的燃氣管理工作。
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的燃氣管理工作,并接受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市、縣(區)人民政府安監、質監、公安消防、交通、環保等有關部門依照本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燃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所屬的建設、安監、質監、公安消防、交通、環保等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燃氣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燃氣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宣傳普及燃氣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全民的燃氣安全意識。
第二章 燃氣發展規劃與建設
第六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能源規劃以及上一級燃氣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燃氣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優先發展管道燃氣業務;扶持具有一定經營實力的瓶裝燃氣經營者整合市場,從事瓶裝燃氣業務。
逐步取消居住小區內的管道液化氣經營活動。
第七條 進行新區建設、舊區改造,應當按照城鄉規劃和燃氣發展規劃配套建設燃氣設施或者預留燃氣設施建設用地。
對燃氣發展規劃范圍內的燃氣設施建設工程,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依法核發選址意見書時,應當就燃氣設施建設是否符合燃氣發展規劃征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不需要核發選址意見書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依法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就燃氣設施建設是否符合燃氣發展規劃征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第八條 新建、擴建、改建燃氣設施建設工程,應當符合基本建設程序,經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并經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燃氣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并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竣工驗收資料和燃氣設施安全運行保障方案報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章 燃氣經營與服務
第九條 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企業,具備《遼寧省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
申請人憑燃氣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條 燃氣經營者應該按照燃氣經營許可證批準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禁止個人從事管道燃氣經營活動。
對從事瓶裝燃氣經營活動的燃氣經營者,瓶裝燃氣充裝單位均應與其簽訂供氣協議,并對其從事瓶裝燃氣經營活動的安全管理負全責。燃氣經營者應當向燃氣用戶持續、穩定、安全供應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燃氣,指導燃氣用戶安全用氣、節約用氣。
燃氣經營者應當對所屬的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每年至少為用戶免費提供一次全面的燃氣設施安全檢查,建立完整的檢查檔案。
燃氣經營者應當向社會公示業務流程、服務承諾、收費標準,服務、搶險電話等信息,設專人24小時值班,并按照國家燃氣服務標準提供服務。
第十一條 燃氣經營者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拒絕向市政燃氣管網覆蓋范圍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供氣;
(二)倒賣、抵押、出租、出借、轉讓、涂改燃氣經營許可證;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義務擅自停止供氣、調整供氣量,或者未經審批擅自停業或者歇業;
(四)向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用于經營的燃氣;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
(六)要求燃氣用戶購買其指定的產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務;
(七)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燃氣;
(八)銷售未經許可的充裝單位充裝的瓶裝燃氣或者銷售充裝單位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的瓶裝燃氣;
(九)冒用其他企業名稱或者標識從事燃氣經營、服務活動。
第十二條 管道燃氣設施管理界限的劃分以管道燃氣企業收費結算的燃氣表為界,燃氣表前(含燃氣表)的燃氣設施由管道燃氣經營企業運行、維護、搶修和更新改造;燃氣表后的燃氣設施由用戶承擔運行、維護、搶修和更新改造的責任,燃氣用戶可以委托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具體負責運行、維護、搶修和更新改造的工作,所需費用由燃氣用戶負責。
第十三條 管道燃氣經營者因施工、檢修等原因需要臨時調整供氣量或者暫停供氣的,應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將作業時間和影響區域提前48小時予以公告或者書面通知燃氣用戶,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恢復正常供氣;因突發事件影響供氣的,應當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通知燃氣用戶。
燃氣經營者停業、歇業的,應當事先對其供氣范圍內的燃氣用戶正常用氣作出妥善安排,并在90個工作日前向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經批準方可停業、歇業。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措施,保障燃氣用戶的正常用氣:
(一)管道燃氣經營者臨時調整供氣量或者暫停供氣未及時恢復正常供氣的;
(二)管道燃氣經營者因突發事件影響供氣未采取緊急措施的;
(三)燃氣經營者擅自停業、歇業的;
(四)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撤回、撤銷、注銷、吊銷燃氣經營許可的。
第十五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燃氣質量檢測制度,確保所供應的燃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市、縣(區)地方人民政府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建設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加強對燃氣質量的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 燃氣銷售價格,應當根據購氣成本、經營成本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合理確定并適時調整。市、縣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確定和調整管道燃氣銷售價格,應當征求管道燃氣用戶、管道燃氣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
第十七條 通過道路運輸燃氣的企業及車輛,應當遵守有關道路運輸的法律、法規,取得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頒發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及《道路運輸證》,并按許可范圍經營。
第十八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對其從事瓶裝燃氣送氣服務的人員和車輛加強管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九條 儲存燃氣充氣氣瓶的單位應當有專用倉庫存放氣瓶。燃氣氣瓶倉庫應當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燃氣氣瓶存放數量應符合有關安全規定。
第二十條 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向省級質監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提出充裝許可書面申請。經審查,確認符合條件者,由省級質監部門頒發《氣瓶充裝許可證》。未取得《氣瓶充裝許可證》的,不得從事燃氣氣瓶充裝工作;《氣瓶充裝許可證》有效期為4年,有效期滿前,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向原批準部門申請更換《氣瓶充裝許可證》。未按規定提出申請或未獲準更換《氣瓶充裝許可證》的,有效期滿后不得繼續從事氣瓶充裝工作。
第二十一條 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燃氣氣瓶充裝單位對其使用者供氣實行《充裝液化石油氣登記卡》制度。《充裝液化石油氣登記卡》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省規定的統一格式印制,由氣瓶充裝單位向其供氣使用者發放。
民用液化石油氣經營者每次向使用者供氣,應當在登記卡上注明供氣日期、鋼瓶編號、規格、收費金額、供氣單位和經辦人姓名。
(二)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采用計算機對所充裝的自有產權氣瓶進行建檔登記,并負責涂敷充裝站標志、氣瓶編號和打充裝站標志鋼印。充裝站標志應經省級質監部門備案。鼓勵采用條碼等先進信息化手段對氣瓶進行安全管理。
(三)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保持氣瓶充裝人員的相對穩定。充裝單位負責人和氣瓶充裝人員應當經市級或市級以上質監部門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
(四)燃氣氣瓶充裝單位只能充裝自有產權氣瓶(車用氣瓶、呼吸用氣瓶、滅火用氣瓶、非重復充裝氣瓶和其他經省級質監部門安全監察機構同意的氣瓶除外),不得充裝技術檔案不在本充裝單位的氣瓶。
(五)燃氣氣瓶充裝前和充裝后,應當由充裝單位持證作業人員逐只對氣瓶進行檢查,發現超裝、錯裝、泄漏或其他異常現象的,要立即進行妥善處理。
充裝時,充裝人員應按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國家標準規定進行充裝。對未列入安全技術規范或國家標準的氣體,應當制定企業充裝標準,按標準規定的充裝系數或充裝壓力進行充裝。禁止對使用過的非重復充裝氣瓶再次進行充裝。
(六)燃氣氣瓶充裝單位應當保證充裝的氣體質量和充裝量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及相關標準要求。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裝燃氣氣瓶或將報廢氣瓶翻新后使用。
第二十二條 市質量監督部門安全監察機構應當每年對轄區內的燃氣氣瓶充裝單位進行年度監督檢查。年度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自有燃氣產權氣瓶的數量、鋼印標志和建檔情況、自有燃氣產權氣瓶的充裝和定期檢驗情況、充裝單位負責人和充裝人員持證情況。氣瓶充裝單位應當按照要求每年報送上述材料。
市質監部門每年應當將年度監督檢查結果上報省級質監部門。對年度監督檢查不合格應予吊銷充裝許可證的充裝單位,報請省級質監部門吊銷充裝許可證書。
市質監部門所屬的氣瓶檢驗機構應當將檢驗不合格的報廢氣瓶予以破壞性處理。禁止將未作破壞性處理的報廢氣瓶交予他人。
第四章 燃氣使用
第二十三條 燃氣用戶應當遵守安全用氣規則,使用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和氣瓶,及時更換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屆滿的燃氣燃燒器具、連接管等,并按照約定期限支付燃氣費用。
單位燃氣用戶還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操作維護人員燃氣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
第二十四條 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氣閥門;
(二)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線;
(三)安裝、使用不符合氣源要求的燃氣燃燒器具;
(四)擅自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和燃氣計量裝置;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燃氣;
(六)盜用燃氣;
(七)改變燃氣用途或者轉供燃氣。
第二十五條 燃氣用戶有權就燃氣收費、服務等事項向燃氣經營者進行查詢,燃氣經營者應當自收到查詢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燃氣用戶有權就燃氣收費、服務等事項向市、縣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有關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
第二十六條 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實施作業。
第二十七條 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燃氣種類和氣質成分等信息。
燃氣燃燒器具生產單位應當在燃氣燃燒器具上明確標識所適應的燃氣種類。
第二十八條 從事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的企業,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取得《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企業資質證書》(以下簡稱《資質證書》),并持《資質證書》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后,方可在我市從事安裝、維修業務。
從事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所、通訊工具;
(二)有4名以上有工程、經濟、會計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其中有工程系列職稱的人員不少于2人;
(三)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且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職業技能崗位證書》安裝、維修作業人員;
(四)有必備的安裝、維修的設備、工具和檢測儀器;
(五)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條 取得《資質證書》的安裝、維修企業由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企業目錄》,并通過媒體等形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條 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企業進行資質年檢。
第三十一條 燃氣燃燒器具生產單位、銷售單位應當設立或者委托設立售后服務站點,配備經考核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人員,負責售后的安裝、維修服務。
燃氣燃燒器具的安裝、維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第五章 燃氣設施保護
第三十二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劃定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并向社會公布。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一)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
(二)進行爆破、取土等作業或者動用明火;
(三)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者種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有關單位從事敷設管道、打樁、頂進、挖掘、鉆探等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活動的,應當與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第三十四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
第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毀損、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不得毀損、覆蓋、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可能危及燃氣設施和安全警示標志的行為,有權予以勸阻、制止;經勸阻、制止無效的,應當立即告知燃氣經營者或者向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六條 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不得影響燃氣設施安全。
建設單位在開工前,應當查明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地下燃氣管線的相關情況;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有地下燃氣管線等重要燃氣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與管道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確保燃氣設施運行安全;管道燃氣經營者應當派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三十七條 燃氣經營者改動市政燃氣設施,應當制定改動方案并報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改動方案應當符合燃氣發展規劃,明確安全施工要求,有安全防護和保障正常用氣措施。
第六章 燃氣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理
第三十八條 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燃氣事故統計分析制度,定期通報事故處理結果。
燃氣經營者應當制定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人員和必要的應急裝備、器材,并定期組織演練。
第三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燃氣安全事故或者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等情況,應當立即告知燃氣經營者,或者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質量監督機構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報告。
第四十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燃氣安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發現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質量監督機構等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對燃氣經營、燃氣使用的安全狀況等進行監督檢查,發現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通知燃氣經營者、燃氣用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不及時消除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法采取措施,及時組織消除隱患,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四十一條 燃氣安全事故發生后,燃氣經營者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搶修。
燃氣安全事故發生后,市、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質量監督機構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各自職責,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根據有關情況啟動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第四十二條 燃氣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應當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并依法予以追究。
對燃氣生產安全事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報告和調查處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市、縣人民政府及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或者辦理批準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以及其他未依照本辦法履行職責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處罰。
第四十四條 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五處罰。
燃氣經營者未按照燃氣經營許可證的規定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五處罰。
擅自用液化石油氣槽車直接對鋼瓶充氣或鋼瓶之間互充液化石油氣的,按照《遼寧省民用液化石油氣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處罰。
非居民生活液化石油氣使用者未經民用液化石油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合格而用氣的,按照《遼寧省民用液化石油氣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處罰。
未取得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企業《資質證書》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按照《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管理規定》第三十三條處罰。
第四十五條 燃氣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處罰。
(一)拒絕向市政燃氣管網覆蓋范圍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供氣的;
(二)倒賣、抵押、出租、出借、轉讓、涂改燃氣經營許可證的;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義務擅自停止供氣、調整供氣量,或者未經審批擅自停業、歇業的;
(四)向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用于經營的燃氣;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的;
(六)要求燃氣用戶購買其指定的產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務;
(七)燃氣經營者未向燃氣用戶持續、穩定、安全供應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燃氣,或者未對燃氣用戶的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的。
第四十六條 氣瓶充裝單位對其使用者供氣未實行《充裝液化石油氣登記卡》制度或者未在登記卡上注明供氣日期、鋼瓶編號、規格、收費金額、供氣單位和經辦人姓名的,按照《遼寧省液化石油氣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處罰。
銷售充裝單位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瓶裝燃氣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處罰。
第四十七條 氣瓶充裝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第四十八條處罰。
(一)充裝非自有產權氣瓶或者銷售未經許可的充裝單位充裝的瓶裝燃氣;
(二)對使用過的非重復充裝氣瓶再次進行充裝;
(三)充裝前未認真檢查氣瓶鋼印標志和顏色標志,未按規定進行瓶內余氣檢查或抽回氣瓶內殘液而充裝氣瓶,造成氣瓶錯裝或超裝的;
(四)對氣瓶進行改裝和對報廢氣瓶進行翻新的;
(五)未按規定粘貼氣瓶警示標簽和氣瓶充裝標簽的;
(六)負責人或者充裝人員未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
第四十八條 冒用其他企業名稱或者標識從事燃氣經營、服務活動,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處罰。
第四十九條 燃氣經營者未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的,未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的,未采取措施及時消除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處罰。
第五十條 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處罰。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氣閥門的;
(二)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線的;
(三)安裝、使用不符合氣源要求的燃氣燃燒器具的;
(四)擅自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和燃氣計量裝置的;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燃氣的;
(六)改變燃氣用途或者轉供燃氣的;
(七)未設立售后服務站點或者未配備經考核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人員的;
(八)燃氣燃燒器具的安裝、維修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
盜用燃氣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五十一條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之一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五十條處罰。
(一)進行爆破、取土等作業或者動用明火的;
(二)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的;
(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種植深根植物的;
(四)未與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未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從事敷設管道、打樁、頂進、挖掘、鉆探等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活動的。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五十二條 侵占、毀損、擅自拆除、移動燃氣設施或者擅自改動市政燃氣設施的,毀損、覆蓋、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的,由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處罰。
第五十三條 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有地下燃氣管線等重要燃氣設施,建設單位未會同施工單位與管道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或者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未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的,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五十二條處罰。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四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燃氣設施,是指人工煤氣生產廠、燃氣儲配站、門站、氣化站、混氣站、加氣站、灌裝站、供應站、調壓站、市政燃氣管網等總稱,包括市政燃氣設施、建筑區劃內業主專有部分以外的燃氣設施以及戶內燃氣設施等。
(二)燃氣燃燒器具,是指以燃氣為燃料的燃燒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業用戶所使用的燃氣灶、熱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調器等器具。
第五十五條 農村的燃氣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十六條 本辦法由盤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五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遼寧省盤錦市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二號
2013-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