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jiān)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1989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準 1989年11月4日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根據(jù)2016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進口計量器具的監(jiān)督管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口計量器具,以及外商(含外國制造商、經(jīng)銷商,下同)或其代理人在中國銷售計量器具,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進口計量器具的監(jiān)督管理,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主管,具體實施由國務院和地方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第二章 進口計量器具的型式批準
第四條 凡進口或外商在中國境內銷售列入本辦法所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審查目錄》內的計量器具的,應向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型式批準。
屬進口的,由外商申請型式批準。
屬外商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由外商或其代理人申請型式批準。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可根據(jù)情況變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審查目錄》作個別調整。
第五條 外商或其代理人申請型式批準,須向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遞交型式批準申請書、計量器具樣機照片和必要的技術資料。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應根據(jù)外商或其代理人遞交的資料進行計量法制審查。
第六條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接受申請后,負責安排授權的技術機構進行定型鑒定,并通知外商或其代理人向承擔定型鑒定的技術機構提供樣機和以下技術資料:
(一)計量器具的技術說明書;
(二)計量器具的總裝圖、結構圖和電路圖;
(三)技術標準文件和檢驗方法;
(四)樣機測試報告;
(五)使用說明書。
定型鑒定所需的樣機由外商或其代理人無償提供。海關憑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的保函驗放并免收關稅。樣機經(jīng)鑒定后退還申請人。
第七條 定型鑒定按鑒定大綱進行。鑒定大綱由承擔鑒定的技術機構,根據(jù)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發(fā)布的《計量器具定型鑒定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制定。主要內容包括:外觀檢查、計量性能考核以及安全性、環(huán)境適應性、可靠性和壽命試驗等。
第八條 定型鑒定的結果由承擔鑒定的技術機構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審核。經(jīng)審核合格的,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向申請人頒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并準予在相應的計量器具和包裝上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的標志和編號。
第九條 承擔定型鑒定的技術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申請人提供的技術資料必須保密。
第十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jīng)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同意,可申請辦理臨時型式批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規(guī)定:
(一)展覽會留購的;
(二)確屬急需的;
(三)銷售量極少的;
(四)國內暫無定型鑒定能力的。
第十一條 外國制造的計量器具經(jīng)我國型式批準后,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予以公布。
第三章 進口計量器具的審批
第十二條 申請進口計量器具,按國家關于進口商品的規(guī)定程序進行審批。
負責審批的有關主管部門和歸口審查部門,應對申請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內的計量器具進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審查,對申請進口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的計量器具審查是否經(jīng)過型式批準。經(jīng)審查不合規(guī)定的,審批部門不得批準進口,外貿經(jīng)營單位不得辦理訂貨手續(xù)。
海關對進口計量器具憑審批部門的批件驗放。
第十三條 因特殊需要,申請進口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和國務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計量器具,須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四條 申請進口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和國務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計量器具的單位,應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提供以下材料和文件:
(一)申請報告;
(二)計量器具的性能及技術指標;
(三)計量器具的照片和使用說明;
(四)本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批件。
第四章 法 律 責 任
第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進口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或國務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計量器具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進口或銷售未經(jīng)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型式批準的計量器具的,計量行政部門有權封存其計量器具,責令其補辦型式批準手續(xù),并可處以相當于進口或銷售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 承擔進口計量器具定型鑒定的技術機構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guī)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八條 引進成套設備中配套的計量器具以及不以銷售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監(jiān)督管理,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九條 與本辦法有關的申請書、證書和標志式樣,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
第二十條 申請進口計量器具的型式批準和定型鑒定,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費用。
第二十一條 進口用于統(tǒng)一量值的標準物質的監(jiān)督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附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審查目錄
1.衡器(含天平)
2.傳感器
3.聲級計
4.三坐標測量機
5.表面粗糙度測量儀
6.大地測量儀器
7.熱量計
8.流量計(含水表、煤氣表)
9.壓力計(含血壓計)
10.溫度計
11.數(shù)字電壓表
12.場強計
13.心、腦電圖儀(機)
14.有害氣體、粉塵、水質污染監(jiān)測儀
15.電離輻射防護儀
16.分光光度計(含紫外、紅外、可見光光度計)
17.氣相、液相色譜儀
18.溫度、水分測量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jīng)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lián)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xié)助的協(xié)定》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集體所有制企業(yè)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印發(f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jīng)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chuàng)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jīng)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xiàn)代農業(yè)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yè)健康發(fā)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