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2014年5月29日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單數組成。具體組成人數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確定。
村民委員會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兩個以上自然村聯合成立村民委員會的,其成員組成應當兼顧村落分布情況。
第三條 村民委員會選舉,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實行差額選舉,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和公開計票的方法,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第四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任期進行換屆選舉,其成員可以連選連任。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或者延期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提前或者延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五條 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村民委員會選舉的日常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指導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所需的經費,由本級財政列支。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工作經費由本村承擔,確有困難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章 選舉工作機構
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成立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指導、督促村民選舉委員會擬訂具體選舉工作方案和選舉辦法;
(三)培訓選舉委員會成員及選舉工作人員;
(四)指導、幫助村民選舉委員會對候選人的具體條件進行審查;
(五)制作參選證、選票、委托投票證及各類選舉文書;
(六)受理村民有關選舉工作的申訴、檢舉,并依法調查處理;
(七)統計、匯總選舉情況,建立健全選舉工作檔案;
(八)辦理選舉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第八條 村應當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應當由熟悉選舉工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辦事、公道正派,在本村有一定代表性的村民擔任。各成員之間不得有近親屬關系。
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五至九人單數組成,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由上屆村民委員會主持召開;上屆村民委員會不能主持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確定人員主持。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名單應當及時公布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備案。
第九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提供選舉咨詢;
(二)制定本村選舉工作方案和選舉辦法;
(三)進行選民登記,審查選民資格,公布選民名單,頒發參選證;
(四)組織選民醞釀、提名候選人,對候選人參選資格進行審查,公布正式候選人名單;
(五)確定選舉日期、投票地點,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同意后公布;
(六)組織正式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交流;
(七)領取選票,辦理委托投票手續;
(八)布置選舉大會會場或者分會場、設立秘密寫票處;
(九)主持選舉會場的投票工作,確認選舉是否有效,審核、公布選舉結果;
(十)組織村民委員會換屆后的工作移交;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經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推選其為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的村民小組會議討論決定,予以免職。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或者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對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可以提出免職建議。
第十一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村民選舉委員會行使職責,自推選組成之日起至村民委員會完成交接工作之日止。
第三章 選民登記
第十二條 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選民的年齡計算以本村的選舉日為截止時間。選民的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證為準;無居民身份證的,以戶籍登記為準。
第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選民名單:
(一)戶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
(三)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或者在本村村級組織中任職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
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民選舉委員會不應將其列入選民名單:
(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智力殘疾的村民,不能正確表達自己意志的;
(二)登記期間不在戶籍所在村居住的村民,村民選舉委員會告知后,在規定期限內未表示參加選舉的;
(三)本人明確表示不參加選舉的。
第十五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采取設置選民登記處和入戶登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民登記。
有選舉權的村民可以采取委托方式進行登記。
第十六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將選民名單在選舉日的二十日前張榜公布。村民對選民名單有異議的,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村民選舉委員會申訴,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并公布處理結果。
第四章 提名候選人
第十七條 選民提名候選人,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維護民族團結、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
第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由選民直接提名。提名可以采取個人提名、聯合提名的方式進行。個人提名的可以自薦。
自薦提名的應當在選舉日十日前向村民選舉委員會報名和提交自薦材料。自薦提名不得委托他人代為報名。
每位選民提名候選人人數不得超過應選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人數。
第十九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召開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村民小組會議,根據提名候選人得票多少確定正式候選人。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選人應當分別比應選人數多一人;委員的正式候選人應當比應選人數多一至三人。正式候選人中應當至少有一名女性。
村民委員會成員正式候選人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五日前張榜公布。
第二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候選人。
正式候選人不接受提名的,應當在選舉日的三日前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村民選舉委員會提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確認并公告。正式候選人出缺的,應當在原提名候選人中按得票多少依次遞補并公告。
第五章 選舉程序
第二十一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在選舉日的五日前公布投票選舉的時間、地點、方式。
第二十二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在選舉日前組織正式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正式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
正式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設想時,應當實事求是,不得有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內容,不得對其他候選人進行人身攻擊。
正式候選人的宣傳介紹材料,應當以書面形式送村民選舉委員會審核備案。
第二十三條 選民因外出不能參加投票選舉的,可以書面委托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沒有近親屬的可以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受委托人應當是除正式候選人以外的本村選民。每一位受委托人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過三人。
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在選舉日前對委托投票情況進行公告,未經公告的委托無效。
受委托人不得違背或者泄漏委托人的意愿。
第二十四條 選舉村民委員會,應當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集中投票,并在集中投票場所設立秘密寫票處和代寫處。正式投票前,說明寫票方法和注意事項,公開檢驗票箱,粘貼封條。
對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或者因年老、傷病、殘疾等原因難以進行集中投票的,可以設立流動票箱。在流動票箱投票的,應當有驗證員、監票員和代書員等三名以上選舉工作人員在場組織。
第二十五條 選舉大會應當根據村民選舉委員會的提名,當場確定并宣布驗證員、監票員、發(唱)票員、計票員、代書員名單。
村民委員會正式候選人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驗證員、監票員、發(唱)票員、計票員、代書員。
第二十六條 選票應當由選民本人填寫。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填寫選票的,可以由近親屬代寫;沒有近親屬的,可以委托其他選民代寫;村民選舉委員會也可以確定代書員代寫。
代寫人不得違背或者泄漏選民的意愿。
第二十七條 舉行選舉時,選民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選民,也可以棄權。
投票結束后,應當封存票箱,并集中到選舉大會會場,監票員、唱票員、計票員于當日當眾開封開箱,核對選票,公開唱票和計票。
第二十八條 選舉村民委員會,有選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
收回的選票數,等于或者少于發出選票數的,選舉有效;多于發出選票數的,選舉無效。
每張選票所選的人數,等于或者少于應選人數的,選票有效;多于應選人數的,選票無效。
選票內容全部無法辨認的,經村民選舉委員會確認,選票無效;選票部分內容無法辨認的,經村民選舉委員會確認,無法辨認的部分無效。
有效票和無效票都計入選票總數。
第二十九條 正式候選人或者另選的其他選民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的過半數選票,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人數超過應選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的,應當對得票相等的人進行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第三十條 當選人數少于應選名額時,不足名額另行選舉。
另行選舉的,按第一次投票未當選人得票多少為序確定候選人,實行差額選舉。另行選舉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所得票數不得少于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另行選舉應當在選舉日后的三十日內舉行。
第三十一條 經過另行選舉,應選名額仍未選足,而當選人已達三人或者三人以上時,不足的名額可以暫缺。主任暫缺的,由副主任臨時主持村民委員會工作;主任、副主任都暫缺時,由當選得票較多的村民委員會委員臨時主持村民委員會工作。
經兩次選舉還不足的名額應當在三個月內再行選舉。再行選舉時,原當選的村民委員會成員資格有效。
第三十二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的當選人中有婦女的,委員的當選人按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的當選人中沒有婦女的,委員的當選人按照下列原則確定:
(一)有婦女獲得過半數票的,應當首先確定得票最多的婦女當選,其他當選人按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
(二)沒有婦女獲得過半數票的,應當在委員的應選名額中確定一個名額另行選舉一名婦女為委員,其他當選人按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
第三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實行任職回避制度。當選成員有近親屬關系的,留任職務最高的人員;職務相同的,留任得票數最多的人員;職務相同、票數相同的,應當繼續組織投票,留任得票數最多的人員。
第一次投票后,因任職回避導致當選人數不足的,按獲得過半數選票多少的順序依次遞補。另行選舉后,因任職回避導致當選人數不足的,按獲得選票多少的順序依次遞補,但所得票數不得少于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第三十四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確認選舉有效后,應當當場公布正式候選人、另選的其他選民所得票數。
經村民選舉委員會審查,符合當選條件的,當場公布當選人名單;不符合當選條件的,宣布其當選無效。
村民選舉委員會不公布的,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機構應當予以公布。
第三十五條 選舉結束后,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封存選票,建立包括本村選舉辦法、封存的選票、選民名單和選舉結果報告單等選舉資料在內的選舉檔案,交村民委員會保存,并將選舉結果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六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在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產生之日移交印章,并于十日內,將村民委員會辦公場所、辦公設施和設備、集體財務賬目、固定資產、工作檔案、債權債務等移交完畢。工作移交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鄉(鎮)人民政府監督。
第六章 罷免、辭職、職務終止和補選
第三十七條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可以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的要求,并以書面形式寫明罷免理由。
村民委員會受理罷免要求后,應當在三十日內召開村民會議進行表決。逾期不組織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期滿后的三十日內指導、幫助、組織召開村民會議進行投票表決。
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出席會議并提出申辯意見。
第三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向村民會議提出罷免建議:
(一)失職瀆職造成村民利益重大損失的;
(二)連續三個月以上無正當理由不參加村民委員會工作的;
(三)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不適合繼續擔任村民委員會成員的。
第三十九條 罷免村民委員會主任的村民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副主任主持。罷免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村民會議,由村民委員會主任主持。主任、副主任不主持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派員主持。
第四十條 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有選民過半數投票,經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通過,表決結果應當當場公布。
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應當采取秘密寫票、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進行,不得使用流動票箱,不得委托投票。
第四十一條 投票表決前,罷免對象提出辭職并被接受的,罷免程序終止。
罷免要求未能獲得通過的,六個月內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提出罷免要求。
第四十二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要求辭職的,由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村民委員會自收到辭職報告之日起十日內作出決定,并在作出決定后五日內公告。
第四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在任職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職務自行終止:
(一)喪失行為能力的;
(二)被判處刑罰的;
(三)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對其履行職責情況民主評議,連續兩次被評議為不稱職的。
村民委員會成員職務終止后,村民委員會應當在五日內向全體村民公告。
第四十四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出缺,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補選。補選在出缺之日起三個月內進行。
補選由村民委員會主持,按照本辦法規定程序辦理。
補選的村民委員會成員,其任期到本屆村民委員會任期屆滿為止。
第四十五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的罷免、辭職、職務終止和補選結果,由村民委員會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指定、委派、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或者村民委員會成員的;
(二)擅自停止村民委員會成員工作的;
(三)無正當理由不組織或者拖延換屆選舉的;
(四)在選舉工作中不履行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給選舉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五)對舉報或者發現的違反選舉法律法規的行為拒絕或者無故拖延調查處理的;
(六)偽造選舉文件或者謊報、瞞報選舉結果的;
(七)其他違反村民委員會選舉規定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村民有權向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并依法處理:
(一)以暴力、威脅、欺騙、誣告、誹謗、偽造選票、虛報選舉票數等不正當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
(二)直接或者指使他人,以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賄賂選民、選舉工作人員或者其他有關人員的;
(三)砸毀票箱、搶奪票箱、撕毀選票,沖擊選舉會場、造成選舉會場秩序混亂的;
(四)利用家族或者宗教影響,干擾、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的;
(五)對檢舉村民委員會選舉中的違法行為或者對提出罷免要求的村民進行打擊、報復的;
(六)其他干擾、阻撓、妨礙選舉工作正常進行的行為。
有前款規定行為當選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由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取消其候選人資格;當選村民委員會成員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宣布其當選無效;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不主持工作移交或者上一屆村民委員會不辦理移交手續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造成村集體財產損失的,直接責任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轄有村的街道辦事處,在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中履行本辦法所規定的應當由鄉(鎮)人民政府履行的職責。
第五十條 本辦法所指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4月2日青海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青海省村(牧)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名單(吳雙戰、彭小楓、劉永治、劉鎮武、葛振峰、符廷貴的任命)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國務院關于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通知
2008-08-12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