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職業病就一定有賠償嗎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并不是患了職業病就一定能獲得賠償的,患了職業病后只有申請工傷認定后被認定的,才能獲得工傷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職業病診斷標準
1、用人單位應當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2、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3、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應當按照體檢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
4、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5、用人單位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應當及時組織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6、體檢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按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通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用人單位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按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診斷或者醫學觀察。
7、職業健康檢查應當根據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類別,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確定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需復查時可根據復查要求相應增加檢查項目。
8、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填寫《職業健康檢查表》,從事放射性作業勞動者的健康檢查應當填寫《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并不是患了職業病就一定能獲得賠償的,患了職業病后只有申請工傷認定后被認定的,才能獲得工傷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1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