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會計報表的真假怎么樣可以識別出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873人看過

會計報表粉飾在我國相當普遍,中*信倒閉、株洲有色巨虧、瓊*源事件、以及最近**集團、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被關閉,都從一個側面暴露出會計報表粉飾的嚴重性。會計報表粉飾極具危害性,它不僅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失實的財務信息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導致政府等監管部門,使監管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

有鑒于此,本文擬探討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類型、常見手段和識別方法,并以此為基礎,就如何完善我國會計準則以抑制企業對會計報表進行過度粉飾和包裝提出若干建議。

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

1.為了業績考核而粉飾會計報表

企業的經營業績,其考核辦法一般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如利潤(或扭虧)計劃的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產值、銷售收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等,均是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而這些財務指標的計算都涉及到會計數據。除了內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業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來確定的。

經營業績的考核,不僅涉及到企業總體經營情況的評價,還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的經營管理業績的評定,并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為了在經營業績上多得分,企業就有可能對其會計報表進行包裝、粉飾。可見,基于業績考核而粉飾會計報表是最常見的動機。

2.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和商業信用而粉飾會計報表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風險考慮和自我保護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缺乏資信的企業。然而,資金又是市場競爭取勝的四要素(產品質量、資金實力、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之一。在我國,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缺局面。因此,為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或其他供應商的商業信用,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難免要對其會計報表修飾打扮一番。

3.為了發行股票而粉飾會計報表

股票發行分為首次發行(IPO)和后續發行(配股)。在IPO情況下,根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要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此外,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也與盈利能力有關。為了多募集資金,塑造優良業績的形象,企業在設計股改方案時往往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

在后續發行情況下,要符合配股條件,企業最近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每年必須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為上市公司的“生命線”。統計表明,xx年755家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在10%至11%的高達211家,約占28%,可見,為配股而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并不亞于IPO.

4.為了減少納稅而粉飾會計報表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企業往往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當然,也有少數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基于資金籌措和操縱股價的目的,有時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5.為了政治目的的而粉飾會計報表

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力爭用三年的時間使國有企業走出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國有企業扭虧為盈、創造良好經營業績已成為一項政治任務。對廠長經理而言,完成這項任務可能仕途光明,否則可能職位難保,甚至下崗分流。在這種政治壓力下,國有企業很有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此外,許多地方的市長、局長從大型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挑選。為了表現其才能,體現業績,廠長、經理們就有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不難發現,一些企業的老總一旦被提拔為市長和局長,繼任者往往不得不花費幾年的時間來消化上任廠長經理因粉飾會計報表而遺留下的沉重歷史包袱。

6.為推卸責任而粉飾會計報表

表現為:(1)更換高級管理人員時進行的離任審計,一般暴露出許多問題。新任總經理就任當年,為明確責任或推卸責任,往往大刀闊斧頭地對陳-年老賬進行清理。(2)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時,如《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實施,可能誘發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提前消化潛虧,并將責任歸咎于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3)發生自然災害,或高級管理人員著卷入經濟案件時,企業也很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粉飾的類型

1.粉飾經營業績

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當年尤其明顯。典型做法是: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虧損掛賬、資產重組、關聯交易。

利潤最小化,當企業達不到經營目標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現連續三年虧損,面臨被摘牌時,采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就不足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轉移價格。

利潤均衡化,企業為了塑造績優股的形象或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評定,往往采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應收、應付款、待攤費用、遞延資產、預提費用等科目調節利潤,精心策劃利潤穩步增長的趨勢。

利潤清洗(亦稱巨額沖銷),當企業更換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為了明確或推卸責任,往往采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將壞賬、存貨積壓、長期投資損失、閑置固定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待處理固定資產等所謂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2.粉飾財務狀況

高估資產,當對外投資和進行股份制改組,企業往往傾向于高估資產,以便獲得較大比例的股權。典型做法是:編造理由進行資產評估、虛構業務交易和利潤。

低估負債,企業貸款或發行債權時,為了證明其財務風險較低,通常有低估負債的欲望。典型做法是:賬外賬或將負債隱匿在關聯企業。

3.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決定會計報表粉飾的類型

基于業績考核、獲取信貸資金、發行股票和政治目的,會計報表粉飾一般以利潤最大化、利潤均衡化的形式出現;基于納稅和推卸責任等目的,會計報表粉飾一般以利潤最小化和利潤清洗的形式出現。

就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會計報表粉飾是利潤最大化,即所謂的虛盈實虧、隱瞞負債。

會計報表粉飾的常見手段

1.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

資產重組是企業為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然而,資產重組現已被廣為濫用,以至提起資產重組,人們立即聯想到做假賬。近年來,在一些企業中,特別是在上市公司中,資產重組確實被廣泛用于粉飾會計報表。不難發現,許多上市公司扭虧為盈的秘訣在于資產重組。典型做法是:(1)借助關聯交易,由非上市的國有企業以優質資產置換上市公司的劣質資產;(2)由非上市的國有企業將盈利能力較高的下屬企業廉價出售給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將一些閑置資產高價出售給非上市的國有企業。

例如,××股份公司xx年將6926萬元的土地使用權以21926萬元的價格賣給母公司,確認了15000萬元的利潤;同時將所屬一家企業的整體產權(賬面凈值1454萬元)以9414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母公司,確認7960萬元的利潤。這兩筆資產重組的利潤總額合計22960萬元。

又如,××股份公司xx年6月將其擁有的賬面價值56萬美元的上海××有限公司40%的股權作價4000萬元人民幣,與其關聯企業進行股權置換。本次股權置換使該股份公司56萬美元的不良資產轉化為4000萬元的優質資產,僅此一項就為該股份公司增加了3500多萬元的收益,不僅使該公司xx年上半年免于虧損,而且在彌補了以前年度2558萬元的虧損后,還可剩余相當一部分可分配利潤。

資產重組往往具有使上市公司一夜扭虧為盈的神奇功效,其“秘方”一是利用時間差,如在會計年度即將結束前進行重大的資產買賣,確認暴利;一是不等價交換,即借助關聯交易,在上市公司在和非上市的母公司之間進行“以垃圾換黃金”的利潤轉移。

2.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

我國的許多上市公司由國有企業改組而成,在股票發行額度有限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通過對國有企業局部改組的方式設立。股份制改組后,上市公司與改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間普遍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聯關系和關聯交易。利用關聯交易粉飾會計報表,調節利潤已成為上市公司樂此不疲的“游戲”。

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其主要方式包括:(1)虛構經濟業務,人為抬高上市公司業務和效益。例如,一些股份制改組企業因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達不到70%,并通過將其商品高價出售給其關聯企業,使用其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脫胎換骨”。(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的方式,進行購銷活動、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如前面所舉的資產重組案例。(3)以旱澇保收的方式委托經營或受托經營,抬高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如最近證券報刊廣為報道的××股份公司,以800萬元的代價向關聯企業承包經營一個農場,在不到一年內獲取7200萬元的利潤。(4)以低息或高息發生資金往來,調節財務費用。如××股份公司將12億元的資金(占其資產總額的69%)拆借給其關聯企業。雖然我們不能肯定其資金拆借利率是否合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該股份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與關聯企業資金往來的利息收入。(5)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費、或分攤共同費用調節利潤,如××集團公司xx年替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承擔了4500多萬元的廣告費,理由是上市公司做的廣告也有助于提升整個集團的企業形象。

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最大特點是,虧損大戶可在一夜之間變成盈利大戶,且關聯交易的利潤大都體現為“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賺取的“橫財”,往往帶有間發性,通常并不意味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另一個特點是,交易的結果是非上市的國有企業的利潤轉移到上市公司,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3.利用資產評估消除潛虧

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和謹慎原則,企業的潛虧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利潤表予以體現。然而,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往往在股份制改組、對外投資、租賃、抵押時,通過資產評估,將壞賬、滯銷和毀損存貨、長期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以及遞延資產等潛虧確認為評估減值,沖抵“資本公積”,從而達到粉飾會計報表,虛增利潤的目的。

例如,一家國有企業于xx年改組為上市公司時,xx年、xx年和xx年報告的凈利利潤分別為2850萬元、3375萬元和4312萬元。審計發現:(1)xx年、xx年和xx年應收款項中,賬齡超過3年以上,無望收回的款項計7563萬元;(2)過期變質的存貨,其損失約3000萬元;(3)遞延資產中含逾期未攤銷的待轉銷匯兌損失為1150萬元。若考慮這些因素,則該企業過去三年并沒有連續盈利,根本不符合上市條件。為此,該企業以股份制改組所進行的資產評估為“契機”,將這些潛虧全部作為資產評估減值,與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增值18680萬元相沖抵,使其過去三年仍然體現高額利潤,從而達到順利上市的目的。

4.利用虛擬資產調節利潤

根據國際慣例,資產是指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項目,即使符合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列入資產負債表,嚴格地說,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由此就產生了虛擬資產的概念。所謂虛擬資產,是指已經實際發生的費用或損失,但由于企業缺乏承受能力而暫時掛列為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資產科目。利用虛擬資產科目作為“蓄水池”,不及時確認、少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損失,也是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虛盈實虧的慣用手法。其“合法”的借口包括權責發生制、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地方財政部門的批示等。

例如,××股份公司xx年度報告了近2000萬元的凈利潤,但該公司根據當地財政部門的批復,將已經發生的折舊費用、管理費用、退稅損失、利息支出等累計約14000萬元掛列為“遞延資產”。若考慮這兩個因素,××股份公司實際上發生了嚴重的虧損。

5.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為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而支付的利息費用,在這些長期資產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資本化,計入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利息資本化本是出于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區分資本性支出和經營性支出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少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濫用利息資本化的規定,蓄意調節利潤。

最具代表性安全的當屬渝太白。該公司將鈦白粉工程建設期間的借款及應付債券的利息8064萬元,在該項目已投入使用的情況下仍然予以資本化,結果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開了我國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見審計報告的先河。

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的更隱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難以界定的事實,通過人為劃定資金來源和資金用途,將用于非資本性支出的利息資本化。

6.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

由于我國的產權交易市場還很不發達,對股權投資的會計規范尚處于赴階段,有不少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除了借助資產重組之機,利用關聯交易將不良股權投資以天價與關聯公司置換股權獲取“暴利”外,還有不少國有企業利用成本法和權益法粉飾會計報表。典型的做法是,對于盈利的被投資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而對于虧損的被投資企業,即使股權比例超過20%,仍采用成本核算。

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潤壓力,經常在會計年度即將結束之際,與關聯公司簽定股權轉讓股協議,按權益法或通過合并會計報表,將被收購公司全年的利潤納入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值得慶幸的是,財政部會計司已發布了通知,明確規定股權轉讓時,收購企業只能從收購之日前被收購企業實現的利潤只能作為收購成本,收購企業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收益。這一規定,無疑將抑制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粉飾會計報表。

7.利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調節利潤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以外的其他款項。在正常情況下,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期末余額不應過大。然而,我們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許多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期末余額巨大,往往與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的余額不相上下,甚至超過這些科目的余額。其所以出現這些異常現象,主要是因為許多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利用這兩個科目調節利潤。事實上,注冊會計師界已經將這兩個科目戲稱為“垃圾筒”(因為其他應收款往往用于隱藏潛虧)和“聚*盆”(因為其他應付款往往用于隱瞞利潤)。

8.利用時間差(跨年度)調節利潤

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在年度結束后能給股東一份“滿意”的答卷,往往借助時間差調節利潤。傳統的做法是在12月份虛開發票,次年再以質量不合格為由沖回。較為高-明的做法是,借助與第三方簽定“賣斷”收益權的協議,提前確認收入。例如,××股份公司于xx年12月5日與美國一家公司簽定協議,以3500萬元的價格向美國公司購買了一批硬件和軟件,同時美國公司同意以12000萬元的價格購買開發出的軟件,合同約定交貨的時間為xx年6月和9月,xx年12月質量鑒定后予以驗收。xx年12月25日,該上市公司與一家外貿公司簽定協議,以9600萬元的價格“賣斷”軟件,同時確認5100萬元的利潤。鑒于該股份公司尚未提供商品或勞務,風險與報酬尚未轉移,上述收益的確定顯然是不成立的。即使與外貿公司簽定的協議成立,這9600萬元,也只能作為預收賬款,只有等到xx年6月和9月才能根據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逐步確認收益。可見,該上市公司實質上是利用與外貿公司的所謂“協議”,進行跨年度的利潤調節。

值得慶幸的是,《收入》準則已頒布,確認收入的實現必須滿足諸多嚴格的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利用時間差調節利潤的現象。

會計報表粉飾的識別方法

如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以評價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是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心的。筆者認為,針對我國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慣用手段,采用下列四種方法將有助于發現會計報表粉飾。

1.不良資產剔除法

這里所說的不良資產,除包括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項目外,還包括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項目,如高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不良資產剔除法的運用,一是將不良資產總額與凈資產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既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夸大利潤而形成“資產泡沫”;一是將當期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減幅度與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利潤增中幅度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有“水份”。

2.關聯交易剔除法

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于關聯企業,以判斷這一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扎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于關聯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發生交易進行會計報表粉飾。

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運用是,將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并會計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市公司。

3.異常利潤剔除法

異常利潤剔除法是指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當企業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時,所產生的利潤主要通過這些科目體現,此時,運用異常利潤剔除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將特別有效。

4.現金流量分析法

現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的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相應現金凈流量的利潤,其質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于凈利潤,將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可能屬于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表明企業可能存在著粉飾會計報表的現象。

抑制會計報表粉飾的若干建議

1.應當要求企業充分披露關聯交易的定價與公允價格的差異、賬款結算方式和支付時間等。對于明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不等價關聯交易,還應當獲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準;對于明顯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不等價關聯交易,還應當獲取證券兼管部門的批準。

2.借鑒國際會計慣例,盡快制定非貨幣性交易的準則,對通過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進行資產重組行為進行規范。為抑制企業借資產重組之名進行“報表重組”,建議將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的差額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攤銷。

3.制定有關資產評估會計處理的準則,對資產評估調賬、流動資產項目評估減值的會計處理(是作為損益處理,還是沖減資本公積)、處置已評估且發生增減值的資產項目的會計處理予以規范,防止企業利用資產評估調節利潤。

4.制定資產確認準則,對資產的確認標準進行規范,防止企業將不符合資產確認標準(筆者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標準在于能否產生現金流量)的項目(如虛擬資產)確認為資產。對于資產確認準則頒布之前已經存在的虛擬資產,應要求企業予以披露,以便會計信息使用者評估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5.制定大額費用資本化準則,對借款利息支出、研究開發支出、大額廣告支出等的資本化行為進行規范,使不同企業對大額費用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橫向和縱向可比性。

6.盡快制定《企業合并》準則,對并購和股權轉讓行為所涉及的利潤確認進行規范。

7.制定《合并會計報表》準則,對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和披露進行規范,尤其應當對會計年度內取得或喪失控制權是采用比例法,還是采用推定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作出明確規定。

8.借鑒中國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會計報表附注指引》,制定《會計信息披露》準則,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所有企業的會計報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內容進行規范,以提高會計報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丹

李丹

執業證號:

13501201010374730

福建福民律師事務所

簡介:

李丹律師,男,福州市人,廈門大學法學院本科畢業,福建福民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高級合伙人,副主任。擅長業務:刑事辯護及婚姻家庭、債權債務、房產糾紛等民事訴訟。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丹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定安县| 罗源县| 福贡县| 威远县| 寿光市| 蛟河市| 阿合奇县| 沭阳县| 凌海市| 玛曲县| 台前县| 保亭| 蓝山县| 繁峙县| 县级市| 剑阁县| 龙泉市| 宜君县| 黄冈市| 鄯善县| 呼玛县| 叙永县| 大厂| 桐庐县| 兖州市| 都匀市| 龙胜| 桦南县| 广安市| 玛曲县| 志丹县| 称多县| 凌源市| 石狮市| 双牌县| 吉安市| 平武县| 湘潭市| 河池市|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