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權制度及其功能
財產權propertyrights,即產權,既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也是一個法律概念。
產權經濟學文獻中所定義的“產權”及產權制度,是從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關系出發的。**威齊說,“產權是因為存在著稀缺物品和其它特定用途而引起的人們之間的關系;”“產權詳細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中,所有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與物相對應的行為準則,或承擔不遵守這種準則的處罰成本。”?1?產權設定的意義在于,為人們利用財產的行為設定了一定的邊界,它允許權利在法律準許的范圍內支配財產,并承擔相應支配結果的權利。
從一般意義上講,產權與財產權可以在相同涵義上使用。《中國大百科全書》1988年版“法學卷”中對“財產權”的釋義是:“人身權的對稱,即民事權利主體所享有的具有經濟利益的權利。它具有物質財富的內容,一般可以貨幣進行計算。財產權包括以所有權為主的物權、準物權、債權、繼承權以及知識產權等”。財產權概念的核心內涵是所有權,即主體對于客體的最高支配權。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對所有權概念的表述是:“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不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實的角度考察,財產權制度構建的核心問題就是財產所有權的確立和保護,即明晰所有權主體,實行終極的、排他的、最高的或不可再追溯的主體定位,使特定的主體擁有對客體加以支配、使用和處置的權能,由此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建立起一種“財產秩序”。
財產權制度是財產權關系的制度化,是規范和協調主體在財產占有行為方面的規則、準則。財產權制度調節的對象是財產利益關系,它通常表現為法律制度,是法律對產權的確認和保障。財產權制度具有多層次性,這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或生產關系的多層次性決定的。這種多層次性的財產權制度,可以歸結為對財產的基本制度的法律規定,對經濟組織及運行過程中財產權行使的法律規定這兩個層次。就人類社會某一特定發展階段來說,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占主導地位的財產所有權形式,它決定與制約著其它非主導的財產權形式和派生的財產形式,是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基礎。這種占主導地位的財產所有權形式,就是財產權的基本制度,馬克思把它稱為一種“普照之光”。從一個社會的生產關系體系來看,它就是被稱為生產關系的基礎或基礎性生產關系的所有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