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怎么支付?
強制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需要一次性支付,具體的支付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交稅嗎?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不一定需要交稅,具體的規定如下: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第三條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單位是不得強制與那些沒有違規,也沒有違法的職員解除合同的,否則單位就需要承擔支付補償金的責任。對于那些強制解除合同之后,也不按照規定支付補償金的單位,就需要向職員支付兩倍的經濟補償金作為賠償。
最新勞動合同文本
勞動合同丟失怎么辦理失業金?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2021-03-22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