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婚姻法》第29條的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主體只能是合法婚姻關系中的無過錯方,而且必須是因為對方的過錯導致的離婚。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只能是離婚訴訟當事人中無過錯的一方。
如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當事人不提出離婚,而是單獨依據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是不會受理無過錯方提出的損害賠償訴訟。也就是說,當事人提出損害賠償是以提出離婚訴訟為前提的。
民法通則的基礎理論中確定了一般民事侵權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因為離婚案件也是民事案件,且離婚損害賠償又是一種婚姻家庭中的一種侵權行為,所以其應該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可以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
(一)行為的違法性。實施的行為違法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條件。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此類違法行為主要是指實施與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意圖殺害家庭成員的,因觸犯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也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行為。
(二)有損害事實的存在。無論損害后果是否能以金錢來衡量,只要對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利益造成了傷害的事實,都構成了損害的事實。在離婚案件中就是指因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導致了婚姻關系破裂,一方提起離婚,無過錯一方由此受到財產上和非財產上的損害。離婚財產上損害的范圍,只限于無過錯配偶一方因離婚所受到的現有財產權益的損失。離婚涉及的非財產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在下面的章節中還要具體的講述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
(三)有因果關系存在。主要是指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是否存在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但在離婚案件中,主要是指配偶一方實施的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是導致夫妻雙方婚姻關系破裂、離婚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無過錯配偶一方遭受財產上損害和非財產上損害的直接原因。
(四)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反映了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主觀態度。在侵權行為中對過錯程度的劃分不影響其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在離婚案件中,離婚損害賠償以配偶一方有過錯為主觀要件。行為人的過錯就是實施違法行為的配偶主觀上有故意違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的過錯,過錯配偶一方有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離婚原因情況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拆遷房在未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字
2021-01-30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錢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