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這里的“報告‘僅指說明,無批準的含義。”優先錄用“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一是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
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
由于裁員是用人單位的原因造成的,勞動者沒有過錯,因此如果勞動者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的,就不得被裁減: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