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公正及時處理人事爭議,促進人才流動和開發,根據國家有關人事管理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人事爭議,是指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與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其他相關人員之間發生的工作就業權益糾紛。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下列人事爭議:
(一)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和與其建立聘用合同關系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和未與其建立聘用合同關系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發生的爭議;
(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因拒絕聘用相關人員而與之發生的爭議;
(四)依法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爭議。
國家公務員申訴、控告案件和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適用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人事爭議仲裁堅持及時、公正、合理的原則,尊重個人擇業自主權和單位用人自主權。
當事人在人事爭議仲裁中地位平等。
第五條人事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或接受主管單位的調解。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章仲裁機構
第六條省、市、縣(市、區)設立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稱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由各級人民政府組建。
仲裁委員會設主任1人,由同級人民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負責人或人事行政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擔任;設副主任1至2人,委員若干人,聘請有關部門、單位的人員及專家擔任。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應當為單數。
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具體工作。辦事機構設在政府人事行政部門。
第七條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第八條仲裁委員會聘請公道正派、從事法律或人事等相關工作的資深專業人員擔任專職仲裁員或兼職仲裁員。
兼職仲裁員與專職仲裁員在執行仲裁職務時享有同等權利。
第九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人事爭議案件,應當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3名仲裁員組成。案情簡單的,仲裁委員會主任可以指定1名仲裁員獨任仲裁。
第三章仲裁程序
第十條人事爭議的當事人可以自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一條縣(市、區)仲裁委員會管轄本縣(市、區)所屬單位的人事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