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請工傷認定首先是要注意時效問題。
《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很多務工人員認為在工作中受傷,單位就要認定他為工傷,不知道要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工傷認定。有些單位的老板在工人受傷后不及時申請工傷認定,員工也不去申請,待時效過后工人才到處上訪。律師提醒,勞動者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時限內提出申請。如果超過了法定時限,有關申請可能不會被受理,致使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2、申請工傷認定其次是要與用人方訂立書面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規定,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一是由于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必須通過其他途徑證明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勞動者不能證明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則其各種勞動保障權益將難以得到保護。二是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沒有,則勞動者難以證明雙方有關工資等事項的一些口頭約定,致使這些雙方口頭約定的勞動保障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很多務工人員打工不知道要簽勞動合同,律師提醒,盡管與用人單位存在的勞動者,也依法享有勞動保障權利,但是,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的權益仍然有可能難以得到全面保護。
3、申請工傷認定第三是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此外,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勞動者通過勞動保障監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都需要提供證明自己主張或案件事實的證據。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有關證據,可能會影響自身權益。
因此,法官提醒,勞動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注意保留有關證據包括:
1、來源于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等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2、來源于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
3、來源于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后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等的郵局回執;
4、來源于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有多個效力怎么分
2021-01-07合理解除合同不支付賠償金嗎
2021-01-03有什么法律法規可以懲治政府的違法征地
2021-02-16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