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兼顧外出期間傷亡認定工傷應把握的要點
(1)外出職工主觀上是為了履行職務。
因勞動合同以及司法實踐中對職務行為未能窮盡列舉,故這里的履行職務應作寬泛理解,應考察外出職工主觀上為了用人單位利益的心理態度。因外出職工主觀心理難以判斷,可借助相關事實進行認定。如果職工外出主觀上沒有履行職務的意思,其行為僅僅是附帶性或碰巧符合用人單位利益,則不宜認定為工傷。如職工為游玩外出,順道帶回用人單位進貨票據,在回單位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則不宜認定為工傷。
(2)外出職工客觀上實施了履行職務的行為。
工傷的本質是職工因履行職務遭受傷害,職工公私兼顧外出期間實施了履行職務的行為是認定工傷的基礎。這里的履行職務應作擴大解釋,包括與用人單位業務有直接聯系及間接聯系的行為。有直接聯系的行為是指外出職工為用人單位利益而實施的行為,如到業務公司洽談業務、簽訂合同等行為;與用人單位業務有間接聯系的行為是指外出職工圍繞用人單位業務行為而實施與之關聯的行為,如為洽談業務準備資料、安排用餐等。
(3)外出職工受傷與實施履行職務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
工傷認定主要的標準在于工作過程和工作原因,其中又以工作原因為核心,即勞動者所受傷害和工作有因果關系。外出職工直接因實施履行職務行為時受傷,應認定外出職工受傷與履行職務的行為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如職工在公私兼顧外出期間因辦公事時受傷,屬于職工受傷與實施履行職務的行為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即使是職工在外出期間大部分時間均在處理私事,也不影響該因果關系的認定;如職工在公私兼顧外出期間因辦私事時受傷,屬于職工受傷與實施履行職務的行為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即使職工外出主要是辦理公事,也不能認定職工受傷與履行職務行為存在因果關系。
外出職工因實施與履行職務具有關聯性的行為時受傷,只有該關聯行為構成履行職務行為所必要的行為,才可認定職工受傷與實施履行職務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履行職務行為所必要實施的行為可以以關聯行為是否構成履行職務行為的部分為判斷,即如果職工未實施該關聯行為,則無法完成履行職務行為。如外出職工回單位途中受傷,因實施“回單位”行為成為履行職務行為的一部分,屬于必須實施的行為,故可認定職工受傷與履行職務行為具有因果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