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得繼承權的根據
公民取得繼承權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根據:一是法律根據,即法律的規定或者立遺囑人的合法有效的遺囑的指定;二是事實根據,即被繼承人死亡和遺產的存在;三是身份根據,即與被繼承人有法定的親屬關系。其中,身份根據是反映繼承權本質的基礎性根據。
(2)繼承能力
繼承能力指公民作為繼承人取得遺產繼承權的權利能力,亦即公民作為繼承人取得遺產繼承權的資格。
任何生存的公民都有繼承權利能力。繼承開始時已經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被宣告死亡)的人沒有繼承能力。如果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死亡,不能確定死亡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在繼承關系中有一個例外,即出生時是活體的胎兒也具有繼承能力。我國《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2、繼承權的行使
(1)繼承行為能力
行為能力與權利能力不同。繼承行為能力指公民可以獨立行使繼承權的能力或資格。有繼承權利能力并不一定具有繼承行為能力。這是因為具有繼承行為能力意味著公民能夠使自己的繼承行為發生法律效力并對其后果承擔責任。所以,繼承行為能力是國家賦予公民獨立行使繼承權的資格。
(2)繼承權的行使與代理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視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可以依法獨立行使繼承權。他們可以獨立決定接受還是放棄繼承,有權參與遺產的分配和處理,在自己的繼承權遭受侵害時可以獨立提起訴訟。
我國《繼承法》第6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由其監護人擔任。監護人應依法確定。
法定代理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行使繼承權,應當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這里之所謂"一般不能",是說不完全排除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遺產中的債務超出其實際所值時,代理被代理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法定代理人不得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否則其代理行為無效;濫用代理權,已經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第三人串通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限制行為能力人自己行使繼承權,須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否則相關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
3、繼承權的接受、放棄與喪失
(1)繼承權的接受
繼承權的接受是指繼承人同意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繼承權的接受是一種無條件的、單方法律行為。只要繼承人作出全面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即發生效力。根據《繼承法》規定的精神,繼承的接受方式有二,明示的(口頭和書面的方式)和默示的。默示的是以不放棄繼承表示其接受繼承的意思。
(2)繼承權的放棄
繼承權的放棄是指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作出不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是繼承人對個人權利的一種處分方式,是一種取決于個人意志的無條件的、單方法律行為。
我國《繼承法》第25條第1款前項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這一規定表明,放棄繼承只能以明示的方式,并且要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在遺產分割之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的,視為接受;在遺產分割之后作出放棄的,則不是放棄繼承權而是放棄應得的遺產的所有權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預防性侵權請求權是什么
2021-02-17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