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理涉臺遺產繼承公證
1、無論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在大陸或在臺灣,其遺產(動產和不動產)在大陸,遺產繼承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辦理繼承權公證書。
2、大陸的繼承人繼承在臺灣的遺產(動產和不動產),需辦理親屬關系公證書,以證明在大陸的繼承人與在臺灣的被繼承人之間的親屬關系。如果大陸的繼承人不在同一地居住,其親屬關系證明應統(tǒng)一由一個公證處辦理。
3、遺囑人生前在臺灣立有遺囑處分其在臺遺產,遺囑受益人在大陸,該受益人需在其住所地公證處辦理身份公證書和委托書公證書,由受托人代為辦理領取在臺遺產手續(xù)。
已在大陸定居的臺胞,生前在大陸立遺囑處分其在臺遺產,遺囑受益人在大陸,該遺囑受益人需在其住所地公證處辦理以下公證書后,由代理人向在臺的遺產管理人承認繼承或向臺灣地方法院訴請確認或給付。
公證遺囑,遺囑受益人需辦理身份公證書和委托書公證書。
代書或自書遺囑,需辦理聲明書公證書,由遺囑見證人或遺囑人在大陸的親屬發(fā)表聲明,證明該遺囑系遺囑人本人生前所立的最后遺囑,然后再辦理遺囑受益人的身份公證書和委托書公證書。
4、被繼承人在臺死亡后,其遺產如無人繼承或不清楚有無繼承人,一般由臺灣地方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大陸繼承人要求繼承遺產的,須向遺產管理人聲明承認繼承,并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領取遺產。繼承人有數(shù)人時,可以共同委托其中一名繼承順序在前的合法繼承人作為代表人,全權出面辦理,其共同委托書需辦理公證。
如遺產管理人不予受理,大陸繼承人則需向臺灣地方法院訴請繼承。被繼承人的全部合法繼承人需共同辦理委托書公證,委托代理人代為訴訟。同住一地的多名委托人可以合辦一份委托書。
5、辦理繼承在臺遺產,繼承人需向公證處提供:被繼承人的臺灣身份證件;臺灣警察局戶政事務所發(fā)出的戶籍登記全部謄本(部分或除戶謄本不適用);自然死亡者需提供死亡診斷書,意外死亡者需提供“相驗尸體死亡證明書”;與繼承人聯(lián)系的臺灣咨詢人(知情人)的姓名、地址、電話。
二、臺灣方面關于繼承在臺遺產的有關規(guī)定
1、大陸地區(qū)人民繼承臺灣地區(qū)人民的遺產,應于繼承開始起三年內以書面向被繼承人住所地的法院作繼承表示,逾期視為放棄其繼承權。若繼承已由主管機關處理,且在臺灣地區(qū)無繼承人的現(xiàn)役軍人或退除役官兵的遺產者,其繼承表示的期限為四年。
2、被繼承人在臺灣地區(qū)的遺產,由大陸地區(qū)人民依“法”繼承者,其所得財產總額,每人不得超過新臺幣200萬元。超過部分,歸屬臺灣地區(qū)同為繼承人;如臺灣地區(qū)無同為繼承人,歸屬臺灣地區(qū)后順序的繼承人;臺灣地區(qū)無繼承人者,歸屬“國”庫。
3、遺產中有不動產者,應將大陸地區(qū)繼承人的繼承權利折算為價額。但若為臺灣地區(qū)繼承人賴以居住的不動產,大陸地區(qū)的繼承人不能繼承,于定大陸地區(qū)繼承人應得部分時,其價額不計入遺產總額。
4、遺囑人以其在臺灣地區(qū)的財產遺贈大陸地區(qū)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者,其總額不得超過新臺幣200萬元。
5、大陸地區(qū)人民繼承臺灣地區(qū)人民的遺產,應依規(guī)定辦理遺產稅申報。
6、由大陸地區(qū)繼承的被繼承人在臺灣地區(qū)的遺產,如其繼承權被侵害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請求回復。繼承回復請求權的時效,自知悉被侵害之時起為2年;自繼承開始時起為10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了餿玉米食品安全怎么賠償
2020-11-10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0工傷醫(y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商業(yè)銀行出租經(jīng)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經(jīng)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yè)保險費
2020-12-11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