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有哪些?
1、法定繼承人
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二、“小三”的孩子有繼承權嗎?
1、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能加以危害和歧視。”這一法條明確規定了即使是非婚生子女也擁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只要非婚生子女能夠有效地證實自己的身份,在對于生父母遺產的繼承問題上,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一樣,享有平等的繼承權,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侵犯。通俗的說,即孩子是無辜的,無論其父母雙方的關系是否受法律保護,孩子個人的權益,任何人不得干涉侵犯,具體實踐中就包括了要求父母撫養、繼承父母財產等權利。
2、非婚生子女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該法條中所說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所以,在法定繼承上,非婚生子女也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3、非婚生子女可作為遺囑繼承人
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如果非婚生子女手中持有有效的遺囑,那么,對于生父母的遺產,可按照遺囑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