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孫子女是否屬于法定繼承人
屬于。繼承權是一種期待權,繼承權的實現是指期待權轉變為既得權。代位繼承與本繼承相對應,是指當繼承人繼承不能時,由其晚輩直系血親代替行使繼承權,即繼承人的期待權發生流轉,為代位人所承繼,最終由代位人實現由期待權向既得權的轉變,取得既得利益。
目前,根據世界各國對代位繼承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有三種情形:其一是以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作為發生代位繼承的條件,我國繼承法就采此觀點(當然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除外);其二是以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為代位繼承發生的條件,主要如日本采此觀點;其三是在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及喪失或放棄繼承權情形下都可代位繼承,主要以德國為代表。
二、《繼承法》代位繼承條件過于狹窄且將孫子女、外孫子女排除在法定繼承人之外與法相悖
法定繼承人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可以依法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人。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繼承制度,多是以婚姻關系及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為依據來劃分繼承順序。我國《繼承法》第十條明確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前已述及,《繼承法》之所以沒有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一樣將孫子女、外孫子女確定為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理由是《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了代位繼承制度,即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可以代替已經死亡的父或母的位置來繼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遺產。此時,孫子女、外孫子女的地位相當于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因而認為《繼承法》再將孫子女、外孫子女規定為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已無實際意義。
但應該看到,我國《繼承法》對代位繼承發生的條件規定得過于狹窄,而且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并非是代位繼承發生的絕對唯一條件,代位繼承能否最終實現還受到其他條件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而我國《繼承法》第七條則明確規定了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前提條件,即繼承人如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就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由此可見,如果在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后,即使其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原因發生,其子女也會因“無位可代”而不能繼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遺產,這表明孫子女、外孫子女的代位繼承地位并不穩固。加之孫子女、外孫子女非法定繼承人的先天缺欠,最終不利于對孫子女、外孫子女權益的保護,恐怕也有違代位繼承制度的立法本意。
權利義務相一致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原則精神,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反之在承擔一定義務的同時也應享有一定的權利。我國《繼承法》關于法定繼承人的確定,在主要考慮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這一基礎標準的同時,始終貫穿其中的是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精神。我國《婚姻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互負撫養與贍養的義務。但與此同時《繼承法》卻僅規定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繼承權,而孫子女、外孫子女卻不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法定繼承人。也就是說,孫子女、外孫子女只盡贍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義務,而不享有繼承祖父母、外祖父母遺產的權利。顯而易見,這種規定與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相悖。
當然有人會認為,即使不將孫子女、外孫子女列為法定繼承人,如果被繼承人有意愿將自己身后財產留給孫子女或外孫子女還可以通過遺贈的方式加以實現。但這樣做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之間互負撫養與贍養義務,然而祖父母、外祖父母依照遺囑方式獲得遺產屬于遺囑繼承,而孫子女、外孫子女依照遺囑方式獲得遺產卻稱之為受遺贈,這在邏輯上是自相矛盾的。其次,很多人特別是在廣大農村由于人們法制觀念淡漠、遺囑意思不強,所以會使孫子女、外孫子女通過有效遺囑以受遺贈方式獲得遺產常常難以實現。再次,《繼承法》關于受遺贈人二個月接受遺贈明示期的限制更使孫子女、外孫子女受遺贈的可能性在實務中大打折扣。
此外,由于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我國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的主要家庭形式,將孫子女、外孫子女排除在法定繼承人之外,實踐中極易產生在被繼承人有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情況下,卻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情形。依照我國有關規定,在無遺囑又無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遺產就將成為“絕產”,此時就歸國家或集體所有。顯而易見,這種狀況有損于與被繼承人有血緣關系或扶養關系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利益,也與我國日益注重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的立法趨勢相悖。
所以根據以上知識我們可以看出孫兒孫女一般不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是我們如果經過一定手續或者說一些特殊情況就可以成為合法的繼承人,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在以上知識中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病可稱為婚前隱瞞
2021-02-10行政監督證能執法嗎
2021-01-22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