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出現將遺產僅留給養子女、二婚妻子(丈夫)或者保姆等,而非親生子女等傳統觀念里似乎更親密的人的現象,而后引發財產爭議。相較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更強調是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隨意性相對較大。根據繼承法,被繼承人可選擇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5種法定形式訂立遺囑,而今遺囑形式也有了很多衍生品,諸如錄像遺囑、打印遺囑等。但遺囑自由是相對的,立法對遺囑內容進行了適當限制,以期達到個人利益、意愿與社會公平之平衡,比如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等,即符合了公序良俗的要求。
遺囑自由還應建立在真實的意思自治上,這也是對遺囑自由的保障。
但現實中,對遺囑自由的尊重和限制存在某些程度的錯位,即對形式上的要求過于苛刻,而對內容的限制相對不足。比如,當遺囑存在形式要件瑕疵時,司法如何認定遺囑的有效性,即出現錄像遺囑中錄像人為有利害關系當事人,自書遺囑人僅捺印未簽名,代書遺囑見證人人數不夠等問題,上述因素的瑕疵是否一律導致遺囑無效。比如,現行法律規定了公證遺囑絕對的最高效力,但公證遺囑的高證據證明力是否等同于高遺囑效力。又比如,若遺囑中規定了損害公序良俗的遺囑內容,是否應當予以部分限制。社會飛速發展,新情況不斷涌現,而現行繼承法實施已逾30年,立法的滯后客觀上導致了司法實踐中的裁判尺度不一。
以變應變,以新應新,現行繼承法已經無法適應現實的多元需要,建議其修訂時涉及遺囑繼承的,應從遺囑繼承的基本功能、法律干預與意思自治的關系等出發,再思考遺囑法定形式、要件形式、遺囑內容等具體修改,方能保障遺囑人的意思自治,促進家庭和諧,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孩子讓狗咬了要報警嗎
2020-12-16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