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方式具體有哪些
1、轉繼承
轉繼承,又稱為再繼承、連續繼承,它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死亡,其應繼承的遺產轉由他的合法繼承人來繼承的制度。實際接受遺產的已死亡繼承人的繼承人稱為轉繼承人;已死亡的繼承人稱為被轉繼承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轉繼承的規定,不光適用于法定繼承,還適用于遺囑繼承,以及遺贈。上述《意見》第53條還規定:“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2、遺贈
所謂遺贈,就是指公民通過設立遺囑,將其個人所擁有的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待其死亡后無償贈送給國家、集體組織、社會團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行為。《繼承法》第16條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公民通過遺贈給與受遺贈人的既可以是財產權利,也可以是免除其財產義務。公民訂立遺贈時,可以對遺贈附加條件,也即可以要求受遺贈人履行某種義務。但該附加的義務并不是遺贈的對價,也不能超過受遺贈人所得的財產利益。《繼承法》第21條規定:“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
此外,遺贈的設立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同時,對出生后將成為法定繼承人的胎兒,亦應當保留繼承份額。
在司法實踐中,有判例將贈與給婚外情人的遺贈予以撤銷,主要基于該遺贈行為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原則而歸于無效。
在遺贈合法有效的情況下,受遺贈應在知道該遺贈的兩個月內積極向遺贈執行人主張接受遺贈。沒有執行人或被遺贈人的繼承人阻撓的,可通過訴至法院的形式,確認該遺贈的效力并取得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正常房屋被納入舊房改造,補償低,怎么維權
2020-11-23“住改非“是什么意思,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1-01-12買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5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有哪些內容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