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法定繼承的單一制
在涉外法定繼承中,準據法的確定是解決涉外繼承案件的關鍵。我國現行法律關于法定繼承準據法的確定主要規定在《中國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繼承法》第36條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所住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在適用準據法的使用順序上,如果簽訂條約、協定的,依照條約、協定辦理,如果兩者之間沒有簽訂任何處理繼承問題的條約、協定,則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沖突原則處理。同時,根據這國在涉外法定繼承的法律適用上僅僅規定了有限的四種涉外繼承的情況,這種規定很不周嚴,沒有辦法調整更多更復雜的涉外繼承關系。此外,《繼承法》的規定沒有明確適用被繼承人的哪一個住所地法。這樣,在被繼承人住所發生變化或有幾個住所同時存在時,則無法直接確定準據法。與之相比,1986頒布的《民法通則》更加周嚴而明確,《民法通則》第149條規定:“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它不僅概括了各種涉外遺產法定繼承的情況,而而且由于有“死亡時”來限定住所地這個連結點,就使得準據法的確定更為明確。
《繼承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都表明中國的涉外法定繼承采用的是區別制。由中國國際私法學會草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私法示范法》同樣采用了“區別制”原則,《示范法》第141條規定:“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或者慣常居所地法,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示范法》基本上延續《民法通則》第149條的規定,只是在動產繼承的法律適用上增加了一個連結點“慣常居所地”,這也是屬人法連結點的一個發展趨勢
二、各國對涉外繼承準據法的確定,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沖突原則
(一)法定繼承承依遺產所在地法。法定繼承依遺產所在地法,這是一個古老的解決沖突的規則,是封建社會嚴格的屬地主義原則的結果。這一沖突原則最先由意大利法學家巴托魯斯提出,他認為繼承的主要問題是財產,有關繼承的問題與遺產所在地的社會狀況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處理遺產關系問題,應根據遺產所在地法解決。這種繼承依遺產所在地法,在封建社會時期國家間經濟聯系不發達的情況下,由于遺產所在地比較單一和集中,它往往同時也是被繼承人的住所地和國籍所在地,這樣法律的執行和適用都不存在多大的困難。然而,隨著商業經濟進一步發展,動產在財產中的比例愈來愈大,作用日益重要。在涉外繼承的法律關系方面,遺產往往既包括動產,也包括不動產,且動產也往往分散在幾個地方或不同的國家。如果涉外繼承關系一律適用遺產所在地法,不僅不符合國際間經濟聯系的需要,而且也給涉外繼承關系的法律適用帶來很多困難。因此,“繼承依遺產所在地法”這一沖突規范,目前除南美的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家采用外,其他國家都不采用了。(二)法定繼承的區別制。區別制又稱“分割制”,是指遺產區分為動產和不動產,分別適用不同的沖突規范,從而導致適用不同的準據法。區別制的實踐源于歐洲封建社會,是在封建土地所有權基礎之上,地域觀念得以強化,以保護土地分封制為主要宗旨的封建法律十分注重對土地及其他不動產的控制,由此決定了不動產繼承的準據法不可能是不動產所在地習慣法以外的法律。另外,由于動產繼承在那時遠不如不動產繼承那樣具有巨大的財產利益和政治重要性,同時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若對分布在各處的每一動產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必然會在動產的清理和轉歸等問題上產生很大的困難;加之受“動產隨人”、“動產無場所”觀念的影響,動產繼承受一個單一的法律即被繼承人最后住所地法的支配也是一種現實、必然的選擇。目前,采用區別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美國、俄羅斯、法國、泰國及一些美洲國家。如美國《第二次沖突法重述》第236條規定:“所有人死亡時未留遺囑,其土地權益的轉移,依土地所在地法院將于適用的法律。”
在很多時候繼承的相關知識一直困擾著我們,因為繼承是關系到我們的財產以及利益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們要了解好相關知識才能處理好相關事項!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法定繼承的單一制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