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輩是否能繼承遺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張某于2009年去世,遺留與丈夫李某共有的房屋一套,張某有兩個子女,分別為兒子李-明、女兒李-珍,李-珍于2002年去世,李-珍生有一子叫楊-光。張某的父母均早年先于張某去世。張某、李-珍生前均未留下任何形式的遺囑。現李某向文登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公證,上述哪些人有繼承權呢?
根據繼承法規定,上述案例中,李某、李-明、楊-光都是張某的合法繼承人。很多人感到疑惑,楊-光并不是張某的子女,他為什么會有繼承權?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是法定繼承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有權繼承其父母應繼承的遺產份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5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由此可見,本案中李-珍先于張某死亡,楊-光作為李-珍的兒子,有權代李-珍之位繼承張某的遺產,是張某的代位繼承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公司解散有補償金嗎
2021-02-18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