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在分居期間借錢,該筆債務是共同債務嗎
【案情】
陳某與袁某原系夫妻。雙方于2001年登記結婚,于2007年4月3日經法院判決離婚。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感情不和,自2005年6月起倆人開始分居生活,互不履行夫妻權利義務。在倆人分居生活期間,陳某于2006年10月9日向吳某借款3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三個月。借款到期后,陳某一直拖欠未還。為此,吳某以該借款系陳某與袁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債務,應由二人共同償還為由訴于法院,請求陳某與袁某共同償還借款30000元。
【評析】
該借款由陳某一人償還。具體分析如下: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該法條所規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因共同經營家庭經濟,共同撫養小孩,互相履行和享有夫妻權利義務等而產生的債務。依照該法條規定,不能認為凡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對外所負債務均為夫妻共同債務,而只有當該債務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時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依法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反之,如果夫或妻一方的舉證足以證明夫或妻的另一方個人所負的債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該債務應當由夫或妻另一方個人予以償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該司法解釋中的“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不能離開“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這一法條所規定前提。陳某向吳某借款的時間發生在2006年10月,其向吳某借款時,陳某與袁某早因夫妻感情不和,從2005年6月起就開始分居生活,互不履行夫妻權利義務,也即本案因袁某向法院提供的證據能足以證明陳某向吳某的借款并未用于其夫妻共同生活,為此,法院應當認定陳某的借款為陳某的個人債務,而非夫妻共同債務,該債務依法應判決由陳某個人承擔,不應判決由陳某與袁某共同償還。當然,筆者認為,本案僅系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所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司法解釋的例外情形,在平時的司法實踐中如夫或妻的一方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其夫妻關系期間對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確系夫妻個人債務,則法院應嚴格按照該條司法解釋的規定認定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建房以罰代批有效嗎
2021-01-29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