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年夫婦盧某與周某因感情不和,家庭矛盾不斷,曾兩次訴訟離婚,均被法院駁回。2010年4月,女方盧某第三次提起離婚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其與丈夫周某離婚以及平均分割房產等。
對此,被告周某當庭表示,同意離婚,但要求孩子隨其生活,盧某每月支付800元撫養費并支付雙方分居期間的撫養費,不同意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同時,周某提出,盧某要求分割的房產坐落在本市河東區,這套房屋是夫妻二人于2003年4月購買的,房屋所有權人是周某,而且在買房過程中,周的父母曾出資10萬元,所以不同意平均分割該房產。
庭審中,盧某與周某二人均認可上述房屋現價值為56萬元。結合上述事實,法院認為,夫妻感情是婚姻關系的基礎。原、被告婚后均未注重夫妻感情的培養,導致發生矛盾,三次成訟,夫妻感情漸至破裂?,F原告要求離婚,被告表示同意,故依法準予離婚。關于住房問題,因該房屋系原、被告婚后購買,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被告主張其父母在他們夫妻二人購房時出資10萬元,故應先將10萬元返還其父母,房屋價值剩余部分由二人平均分割。而原告主張公婆在其與丈夫購房時出資8.5萬元,但此款系公婆對其夫妻二人的贈與,故不應返還,應將房屋在其夫妻之間平均分割。法院分析認為,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被告父母在原、被告婚后為雙方購房出資,且未明確表示贈與被告個人,故被告父母的出資無論數額多少,均應認定為對原、被告雙方的贈與。根據法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后,不得撤銷贈與,故被告父母的出資不應返還,該房應由原、被告平均分割。鑒于該房目前由被告居住,故該房歸被告所有,由被告給付原告住房補償款28萬元為宜。
法律鏈接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