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的法律依據
(一)立法依據
我國憲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都對配偶雙方在家庭中的權利義務給予保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確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有立法依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明文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4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第3條規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和遺棄。”從這些法律條款中看出,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確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有依據的,電體現了我國根本法及各部門法對婚姻家庭保護的整體精神。
(二)法理依據
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作為一種權利救濟制度,是基于對違約行為救濟和對侵權行為的救濟。婚姻作為契約,符合契約的本質:婚姻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合意,通過一定的法律行為,一經達成協議,便設定了權利義務關系。婚姻作為契約,是當事人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變更、終止婚姻關系的協議,是一種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當然是一種合同,即婚姻是契約。可見,婚姻關系是涉及身份關系的特殊的合同關系。根據婚姻契約原理,當配偶一方由于自己行為違反婚姻義務而產生違約,由于違約而導致夫妻關系破裂,造成對方的婚姻利益受到損害,違約方理應對此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所以,可以說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對違反婚姻義務而設立的一種司法救濟方式。另外,從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看,該條主要是規定離婚時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幾種情形,從另一角度看,也即規定了離婚時無過錯方可請求損害賠償的由過錯方實施的幾種侵害行為,即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其實質上是一種侵害無過錯方合法婚姻利益的行為,即是一種侵權行為,肯定要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換言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實際上是因夫妻——方實施違法行為而違約后給對方的名譽權、財產權、配偶權等造成損害所應承擔的侵權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可以說離婚過錯損害賠償是一種因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怎么辦
2021-02-08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