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被撤銷后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
合同被撤銷以后,也將產生賠償損失的責任。《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被撤銷后的賠償損失的構成要件是:
第一,損害事實的存在。所謂損害事實的存在,是指當事人確因合同被撤銷而遭受了損害。損害必須是實際發生的且可以確定的,而不是當事人主觀臆測的和設想的。當事人一方要主張賠償損失,必須要證明損害的實際存在。因合同被撤銷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兩方面:一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因一方惡意談判、欺詐、泄露商業秘密等給另一方所造成的損失;二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非過錯的一方因對方的過錯(如欺詐、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受的損失。
第二,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根據《合同法》第58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過錯是重要的構成要件。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多種,例如違反了法律規定、采取了欺詐和脅迫手段、乘人之危等。如果是單方過錯,則由過錯的一方向非過錯的一方承擔因其過錯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如果是雙方過錯,則應適用雙方過錯原則,即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來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例如一方是故意的而另一方僅為過失,則故意一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一方的責任。如果過錯相當,可以由雙方各自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第三,過錯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所謂因果關系是指一方或雙方的過錯與另一方或雙方遭受的損失之間的前因后果聯系。如果不存在因果關系,則即使一方具有過錯,也不能賠償另一方的損失。在合同被撤銷以后,當事人的合同關系已不復存在,那么非過錯方提出賠償的請求權的根據是什么?一般認為,請求權的根據在于其因對方的過錯而遭受了信賴利益的損失,也就是說,他因信賴合同將有效而支付了各種訂約和履行費用,而因合同無效使這些費用未能補償,因此有權要求過錯方予以賠償,而過錯方賠償的范圍主要限于因信賴合同將有效而支付的各種訂約和履行費用,而不應當包括合同在有效的情況下獲得的期待利益的損失(如未能獲得標的物及利潤的損失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因為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給對方帶來損失,被撤銷后,仍然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需要根據當事人的損失確定賠償額度。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