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有股權是指由國家授權的投資主體作為股東,對因其以國有財產進行投資而在公司中形成的相應股份(出資比例)所享有的收益和為此而享有的表決、質詢、查詢公司帳冊以及對股份進行處分等權能的總和。
國有股權的大小是由在公司中國有股份(出資比例)的多少決定的。
國有股權的公權本質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通過國家所有權與公司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國家所有權實現了其在國有公司中的民事轉化,即股權化。然而,盡管公司法人是一個市場經濟中的民事主體,國有股權具有民事權利的一般形式特征,但在本質上,國有股權仍然屬于國家公權范疇。
國有財產來源上的公法性依據主流學說(法律根據說)
“凡根據公法規定的權利為公權,凡根據私法規定的權利為私權”(鄭*波,1979)。換言之,要界定某種權利是公法上的權力還是私法上的權利,其首要的標準就是為權利創設所直接依據的法律的性質。
在社會主義新中國,國有財產是以區別于私人財產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而取得的,進而在憲法上作為政治過程的結果而得到了確認。根據馬克思主義“剝奪剝奪者”的理論,“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p>
建國后,我國通過接收國民黨政府的財產、沒收官僚資本、贖買民族資本等方法建立起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國家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形成了龐大的國有財產。作為當時起臨時憲法作用的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據此,不問國家是否已經實際接受了這些財產,它的所有權,已歸國家所有。
如果有人隱匿、冒領以及以其他手段,占有了上述財產,不管經過多長時間,一經查出,國家即可追回這些財產。”因此,從形成淵源的角度來看,國家所有權,特別是國家專屬財產所有權,首先是由作為“公法”的憲法直接創設的,我國憲法第9條、第10條規定了國家對于城市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同時,國家作為所有權的主體,在行使中具體化為各個政府機構,而各個具體機構的權利義務,均是依據各單項行政法及經濟法設置,而非私法規范。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國家財產的取得途徑主要有兩類:行政征收與國有企業的利潤。但無論前者還是后者都與行政法的授權密切相關,即其依據仍然是公法。因此,當國有資產的國家所有權形式轉變為國有股權時,其在來源上也應當屬于公法上的公權范圍。
國有股權的運行目的只能是公益性目的
在國家所有權運行的具體目的中,無論是發展教育、保護生態環境、國防建設,還是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等等都是公共利益的應有范疇。
國有股權必須體現上述國家所有權的具體目的,國有股權應當與國家所有權保持價值上的一致性。當然,國有股權同一般的國家所有權在具體價值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般而言,通過其他形式來運行國家所有權基本上不存在盈利問題,其主要目的是要達到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但在國有股權的運行中則包括盈利性與非盈利性目的,特別是在競爭性領域,國有股權應當充分體現出類似“經濟人”的利益意志。
同時,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盡管國有股權通過公司法人財產權實現其價值目的,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公司法人只以盈利為其唯一價值。國有股權完全可以通過其法人權力機關來實現其非盈利性的社會職能,也就是說,效率標準并不是評價含有國有股權的公司法人的唯一標準。
國有股權意志的形成必須遵循公法原則、規范和程序
國有股權來源于國家所有權,因而其權利意志的形成必須遵循一個政治性過程,通過公法來規范,遵循人民主權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權力監督原則,人員的任免與考察等亦需要參考公法標準。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國有股權意志形成需要遵循公法原則只是強調了其國有股權的內部運行規則。
因為國有股權具有內部運行與外部表達兩個層面,外面表達強調的是國有股權與其他權利主體的關系,其運行規則既可以是公法規則(如訴訟法、刑法、證券法等)也可以是私法規則(如民法、合同法、公司法等),但是,國有股權的內部運行只能是公法規則,因而它關涉到全民所有權意志的產生、表達、集中及全民代表的產生、監督等的一系列程序性問題。
從這一角度來看,必須明確國有股權的公權性質與其民事行使方式并不矛盾,民事行使方式同樣是有效實現國有股權和國家所有權的有效方式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到期以后不續簽是否可以馬上離職
2021-03-12合同無效法院怎么執行
2021-01-31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