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情形不同
如果當事人沒有另外約定,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適用普通程序;凡是爭議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或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并經一方當事人書面申請并征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書面同意的,適用簡易程序。
2.仲裁庭的組成不同
根據《仲裁規則》的規定,仲裁庭分為獨任仲裁庭和合議仲裁庭兩種。獨任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員組成,合議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庭的組成形式。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由一名仲裁員組成獨任仲裁庭予以審理。對于其他大部分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一般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合議庭審理。
3.答辯和反請求的期限不同
國內案件以及簡易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涉外普通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被申請人可以對答辯進行補充或修改。被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庭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材料。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仲裁庭有權決定是否接受逾期提交的答辯書。
被申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反請求。反請求最遲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20天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
4.首次開庭通知的時間不同
仲裁案件第一次開庭審理的日期,由秘書局(處)于開庭前2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15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通知當事人。但第一次開庭以后的開庭審理日期以及延期后開庭審理日期的通知,不受20天或15天期限的限制。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請求延期開庭,但必須在開庭前1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7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以書面形式向秘書局(處)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5.作出裁決的期限不同
普通程序中作出裁決的期限為組庭之日起6個月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4個月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中,仲裁庭應在組庭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裁決。仲裁庭要求,并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裁決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如何通過拆遷維權獲取最大利益
2021-03-08父母房子拆遷后換成兒子名字要交契稅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