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甲將私家車借給無駕照的乙使用。乙夜間駕車與其叔丙出行,途中遇劉某過馬路,不慎將其撞成重傷,車輛亦受損。丙下車查看情況,對乙謊稱自己留下打電話叫救護車,讓乙趕緊將車開走。乙離去后,丙將劉某藏匿在草叢中離開。劉某因錯過搶救時機身亡。(事實一)
為逃避刑事責任,乙找到有駕照的丁,讓丁去公安機關“自首”,謊稱案發當晚是丁駕車。丁照辦。公安機關找甲取證時,甲想到若說是乙造成事故,自己作為被保險人就無法從保險公司獲得車損賠償,便謊稱當晚將車借給了丁。(事實二)
后甲找到在私營保險公司當定損員的朋友陳某,告知其真相,請求其幫忙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陳某遂向保險公司報告說是丁駕車造成事故,并隱瞞其他不利于甲的事實。甲順利獲得7萬元保險賠償。(事實三)
關于事實一的分析,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乙交通肇事后逃逸致劉某死亡,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B.乙交通肇事且致使劉某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并罰
C.丙與乙都應對劉某的死亡負責,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正犯
D.丙將劉某藏匿致使其錯過搶救時機身亡,構成故意殺人罪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疤右葜氯怂劳觥保侵敢蛱右菅诱`救治,導致被害人由受傷害轉變為死亡。本案中,乙在交通肇事后有逃逸行為。但是,乙是在丙謊稱他會打電話叫救護車后才離開的。乙并不放任劉某的死亡。所以,乙只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不構成逃逸致人死亡。
選項B錯誤。乙確實有交通肇事行為,但其本人的行為只是導致劉某重傷,劉某的死亡是由于丙將劉某藏匿在草叢中,劉某因錯過搶救時機而身亡的。因此,乙的交通肇事行為并沒有致人死亡。
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第234條第2款(故意傷害罪)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本案中,丙將劉某藏匿致使其錯過搶救時機身亡,構成故意殺人罪。丙的行為已經不是交通肇事的過失行為,而是故意造成他人死亡的行為。同時,乙對劉某的死亡并不放任,所以乙不必為劉某的死亡負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遣送出境的相關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5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登記危房后如果正好在拆遷范圍,賠償金額有影響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