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是指有管轄權的法院,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依據特定的事由,依法裁定否決仲裁裁決效力的司法監督活動。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終局性,一經作出即約束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更改。為了保證仲裁機構裁決的正確性和合法性,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得錯誤的而又具有法律效力的裁決得到糾正,《仲裁法》賦予人民法院對仲裁裁決的司法監督權,允許人民法院在出現法定情形時撤銷仲裁裁決。
但是,撤銷仲裁裁決應當由當事人提出申請,人民法院一般不主動行使司法監督權而撤銷裁決(除非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我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1)沒有仲裁協議的;
(2)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4)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此外,《仲裁法》還對涉外仲裁的撤銷裁決事項作出了這樣的特別規定:"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情形有:
(1)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2)當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當事人負責的原因而未能陳述意見的;
(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4)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般限于仲裁程序上的缺陷或者仲裁員的不正當行為,對裁決實體問題錯誤申請撤銷裁決有著非常嚴格的條件限制(對于涉外仲裁裁決,實體問題根本不能構成申請撤銷裁決的理由)。并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當事人要承擔裁決有法定撤銷事由的舉證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仲裁法》對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期限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超過此期限,人民法院則不再受理當事人撤銷裁決的申請。因此,裁決具有法律規定可以撤銷情形的,當事人一定要在法律規定的上述有效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募股權投資協議中涉及的對賭條款是什么
2020-12-14派出所能隨便抓黨員嗎
2021-01-04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