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仲裁申請
這是仲裁程序開始的首要手續。各國法律對申請書的規定不一致。在我國規定:當事人一方申請仲裁時,應向該委員會提交包括下列內容的簽名申請書:
a、申訴人和被訴人的名稱、地址。
b、申訴人所依據的仲裁協議。
c、申訴人的要求及所據的事實和證據。
仲裁程序是指雙方當事人將所發生的爭議根據仲裁辦議的規定提交仲裁時應辦理的各項手續。
申訴人向仲裁委員提交仲裁申請書時,應附具本人要求所依據的事實的證明文件,指定一名仲裁員,預繳一定數額的仲裁費。如果委托代理人辦理仲裁事項或參與仲裁的,應提交書面委托書。
二、組織仲裁庭
根據我國仲裁規則定,申訴人和被申訴人各自在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名冊中指一名仲裁員,并由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首仲裁員,共同組成仲裁庭審理案件;雙方當事人亦可在仲裁委員名冊共同旨定或委托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獨任仲裁員,成立仲裁庭,單獨審理案件。
三、審理案件
仲裁庭審理案件的形式有兩種:一、是不開庭審理,這種審理一般是經當事人申請,或由仲裁庭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只依據書面文件進行審理并做出裁決;二、是開庭審理,這種審理按照仲裁規則的規定,采取不公開審理,如果雙立事人要求公開進行審理時,由仲裁庭做出決定。
四、作出裁決
裁決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個環節。裁決作出后,審理案件的程序即告終結,因而這種裁決被稱為最終裁決。根據我國仲裁規則,最終裁決外,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或接受當事人之提議,在仲裁過程中,可就案件的任何問題作出中間裁決或者部分裁決。中間裁決是指對審理清楚的爭議所做的暫時性裁決,以利對案件的進一步審理;部分裁決是指仲裁庭對整個爭議中的一些問題已經審理清楚,而先行作出的部分終局性裁決。這種裁決是構成最終裁決的組部分。仲裁裁決必須于案件審理終結之日起45天內以書面形式做出,仲裁裁決除由于調解達成和解而作出的裁決書外,應說明裁決所依據的理由,并寫明裁決是終局的和作出裁決書的日期地點,以及仲裁決員的署名等。
當事人對于仲裁裁決書,應依照其中所規定的時間自動履行,裁決書未規定期限的,應立即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可以根據中國法律的規定,向中國法院申請執行,或根據有關國際公約、或中國締結或參加的其它國際條約的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適用條件
2021-01-30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